所有年龄段中,女性失眠症和严重失眠症的患病率均高于男性。陆林介绍,女性失眠患病率约为男性的1.5倍。这与女性的社会角色期待、特有生理周期有关,比如经期、孕期、围产期和更年期等,特别是在围绝经期女性中,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和生理心理调整,失眠问题尤为突出。
职场高压人群、慢性病患者、精神心理疾病患者都是失眠的高危人群。陆林提醒,如果接受常规治疗后仍持续失眠,或者在失眠的同时,伴随焦虑抑郁、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等,需格外警惕。2018年发表在《临床睡眠医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中提到,60岁以上老年人中,近半数经历过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其中12%—20%被诊断为失眠。陆林介绍,老年人的失眠常被误认为是正常衰老表现,但实际上往往与疾病、药物及社会角色转变等有关。
在陆林看来,更关键的是专业人才的断层:国内极度缺乏既精通睡眠生理学基础,又能横跨呼吸、神经、精神心理三大领域知识,并能主导整合诊疗的睡眠专科医生。“没有这样的核心人才,MDT就失去了引擎,只能流于形式。”
修复古籍,需要了解的内容也很多。汪帆一口气列举出了一长串,“选择合适的补纸,你得懂材料吧?得懂古籍装帧吧?也多少得有点古文知识和版本学知识。”
今年5—6月,有两款食欲素双受体拮抗剂先后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失眠患者。这两款药分别是日本卫材制药的莱博雷生,以及先声药业引进的一款进口药达利雷生,分别于8月和9月正式进行商业化销售。“新药刚上市,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观察过程。无论是疗效还是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都需要在真实的临床环境里慢慢观察。”韩芳表示。
陆林表示,对于睡眠医学,我国尚未建立起全国统一、规范性的培训与认证体系,培养质量存在差别。而由学术团体组织的短期培训班和继续教育项目,侧重于单项技能的提升,属于“增量”学习。
周双桨举例,有的患者一直说整夜都睡不着,做了PSG,才发现是由于严重缺氧,导致大脑在夜间被频繁唤醒,产生“整晚没睡”的感觉。实际上,睡眠监测结果显示,他们往往一晚上仍然休息了几个小时,只是睡眠时间严重碎片化。
事实上,如果乔伊斯能够活到现在,他应该会欣喜地看到,全球各地的人们,正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走近这部“不可读”“不可译”的天书。它真的成了一部属于21世纪的作品,也为当今的人们提供着一场场想象力的狂欢。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曾指出的那样,《芬尼根的守灵夜》其实就像网络文本的“超链接”,可以延展出无限的信息。“这本书,实际上反而是更加适合现在这个时代的。”戴从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