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跨越地域,跨越时间,在每个不忘国耻的日子里,人们会唱起这首歌。歌声是火炬,是号角,曾经激励着无数人共赴国难。近日,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理论宣讲员刘淳走进冯仲云教育基地,当他轻轻哼唱起这首《松花江上》时,那段烽火硝烟的故事再次展现在大家面前。
56项成果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其中18个一等奖、38个二等奖。30项成果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其中1个特等奖,14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97项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1个特等奖,26个一等奖、70个二等奖。8项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其中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此外,还授予3位外籍专家(奥托·海因里希·赫尔佐格、苏磐石、卡罗拉·维努埃萨)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8月26日电 8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蒋火华在会上介绍,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一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抓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上合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说,上合组织国家赞成广泛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采用各种成本效益更高、对环境更友好的技术,促进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
履职建言方面,史家珍提出“创立龙门学”、“建设晋豫(云冈、龙门)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等建议。同时,各界委员持续围绕“提升伊河河道通航防汛及旅游服务能力”“优化龙门石窟周边环境治理”“科学调整游览动线”等问题献策。
8月26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会上介绍,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十四五”以来,国家能源局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可以简要概括为“两优化、一升级”。
8月的伊河畔,暑气蒸腾,龙门石窟游人如织。这座位于河南洛阳的世界文化遗产,已成为文旅“顶流”。步入景区,清澈的泉水汩汩涌出,气泡升腾翻涌,成为龙门灵动之韵。
“我们卖的不是景点门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鹅湖镇相关职能机构负责人表示,通过“文旅+”的跨界融合,度假区正在打造“处处是场景,时时能体验”的全域度假环境。这种理念下,“甘露青鱼”从农产品升级为“寻鱼线路”的主角,听吴歌、看锡剧等非遗体验走进了游客的度假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