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北京8月13日电(记者 谢艺观) 8月13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盘初沪指突破2024年10月8日的高点3674.4,并创下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丹顶鹤种群的显著恢复,源头是盘锦市“退养还湿”的坚定行动。面对围海养殖导致的生态破坏,盘锦市自2015年起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启动大规模修复。其中,“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作为核心工程,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场行走活动自推出后反响空前,前两场在两三分钟内就一抢而空,后台还有几千人等着报名。”朱一宁告诉记者。5月18日至10月26日,这条“历史之路”将以行走串联空间、用体验激活记忆、靠互动连接古今,让抗战精神从被讲述的对象变为切身感知的体验,让沉默的历史空间真正成为公众可参与的记忆现场。朱一宁透露,今年这条Citywalk线路预计会安排八场,其中两场为英文专场,专为外籍游客准备。
野化放飞的成功,依托于湿地生态的整体改善。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刘野指出,总面积8万公顷的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严格管理、生态修复与科技监测,为丹顶鹤等497种野生动物提供了基础。“鸟类数量是环境的‘晴雨表’。”刘野强调。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人工繁育,并在2016年技术取得突破(采用“种鹤自然孵卵15天+人工孵化”模式,显著提升幼鹤体质与成活率),丹顶鹤种群不断壮大。通过人工繁育增加基数、野化训练放归野外,丹顶鹤越冬数量从2010年的仅5只,跃升至2024年的187只。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会上表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两项贴息政策,目的就是要通过进一步强化财政和金融协同,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的信贷成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通过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位于广西岑溪市的天星一号隧道全长4574.71米,最大埋深约165米,洞身下穿水库及破碎带,地质条件极为复杂,Ⅳ、Ⅴ级围岩占比达76%,强富水地段占20.5%,面临围岩变形、结构面坍塌、基底软化等多重风险,施工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