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与继任者樊锦诗均为浙江杭州人,前者被誉为“敦煌的守护神”,后者有“敦煌女儿”的美誉。此外,云南昭通人姜亮夫在20世纪30年代赴英法留学时,放弃学位辗转抄录敦煌文献,回国后在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工作40余年,开创了浙江敦煌学的研究传统。
旅途中的亲身体验也成为台青们难忘的记忆。亲手拉一碗地道的兰州牛肉面,赤脚踩上黄河边的泥滩,在高原果园品尝刚摘的梨子和苹果……这些瞬间拉近了他们与土地的距离。“和普通旅游不一样,研学让我们走到了更深的地方。”今年15岁的吴冠明是团里最小的成员,他笑着说:“我以前旅行就是买东西,但这次真的学到了东西。”
现场为省工商联民营经济宣讲团成员代表颁发了聘书。2家企业负责人结合公司发展实际,就民营企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分享交流。青海省工商联青年理论小组以“三句半”形式宣讲民营经济促进法。
“投资于人”,是指将更多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投向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到人的能力提升、健康维护、职业发展和潜力开发中,以消费潜力释放和人力资本提升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投资于人”,明确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投资于人”,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投资于人”,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我国谋划长远发展的主动选择。
离开展馆时,夕阳把小院的影子拉得很长。那页泛黄的宣言、那台记录真相的相机、那幅饱含壮志的题字,在展厅里静静陈列。在我眼里,它们像由无数双手共同编织的网——网里有不同民族的呐喊,不同阶层的行动,不同党派的身影。94年前,这些珍贵物件种下的统战星火,早已在白山黑水间燎原;94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最该铭记的,仍是那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智慧。
未来,应继续坚持“技术为基、制度为纲、产业为用”的治理理念,持续拓展标识维度和识别精度,推进跨模态、跨平台的可信认证技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法规标准与监管机制,增强制度的覆盖性、操作性和国际兼容性,并深化产学研用多方协同,促进创新实践与合规发展良性互动。构建起更加完善、更加高效、更加可持续的中国式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为全球数字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