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文化引力,随时光延伸至更广阔的华人世界。”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夏冬波认为,包公形象随时代“层累地”丰富,其文化影响力早已超越时空——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包公之名便随船队远播,史籍中“虽海外杂国莫不知其名而敬慕之”的记载,见证其早期的跨文化传播。
实习期间,来自西班牙的华裔学生陈以铭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同伴协作、如何更有耐心地倾听与表达。
同时,多家电影院因为《哪吒2》连夜翻新,许多观众“为了一块屏奔赴一座城”,去博物馆看动画原型,全国多地连夜为吒儿“上户口”,“电影+旅游”热度高居不减。
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海南启动运行,具有从数百米到2000米以上梯度渐变丰富的试验环境区域,服务于国家深海科技与产业发展,满足深远海观测、调查等仪器设备试验与测试需求,支撑我国深海科学基础研究和深海技术原始创新。山东青岛“海洋科技网上大市场”上线,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数字化平台,集成大量待转化成果和企业需求,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加速技术交易与产业化。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那时晚八点档,全台湾多少人守着看《包青天》。”在合肥生活12年的台湾国学教授朱荣智记忆犹新。如今台湾云林、彰化、台北等地的包公庙,与合肥的包公园遥相呼应,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鲜活注脚。
天津8月3日电 (记者 孙玲玲)2日,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安雯新书《坦荡地活》线下分享会在天津钟书阁举行。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快乐就好”,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文学爱好者、影迷、学者、媒体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关于“坦荡人生”的分享交流。
海洋传统产业发展稳中向好。我国船舶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上半年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长4.7%。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以修正总吨计海船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64.0%、47.2%和57.6%。船舶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数字化检验、喷漆机器人等智能化技术赋能船舶建造,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海洋交通运输业韧性凸显,海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