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电(钟新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正义之战,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和支持。在整饬一新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相关历史不仅得到重点展现,还为伟大抗战精神增添了许多生动细节。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艺术体系往往由市场、大画廊、拍卖行、艺术评论等共同主导,形成了一条“官方路径”。而原生艺术所代表的,是处于这个官方系统边缘之外的另一条路径。这条“野性的路径”正是原生艺术的象征。而展览标题所表达的,就是邀请观众走入这片艺术的“他方”,去发现原生艺术,走上不同的道路。
在四川之前,河南、内蒙古、浙江、江西的省级党委科技委员会已经亮相。河南、吉林和四川的省委科技委员会,都是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主任。
跨文化展览,并非文物的简单拼盘、机械罗列,而是精心设计的文化叙事与深度对话。以在北京举办的“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为例,为便于国内观众理解,策展方采用双线结构,以神话故事为明线搭设情感通道,以文物群为暗线构建实证脉络,形成文化转译的双层认知系统。在结尾部分,同步展出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多件文物,通过相互对照,生动呈现出人类早期文明的多元性与共通性。挖掘展品背后的历史逻辑、找到文明间的契合价值,方能让观众从看客转为对话者,不仅欣赏文物形制之美,更体味文化意义上的“世界大同”。
7月18日至25日,“共缅抗战英烈 同温中华文化——2025鄂台师生文史教学观摩交流会”将在湖北举行,两岸百名师生将共同学习中华历史、抗战历史,亲身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和全民族抗战精神。
会上,有记者问:今年暑期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证窗口申请办证人员数量持续攀升,国家移民局在保障群众便利办证办事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化身“文明会客厅”,敞开怀抱,结合自身特色引进境外展览,让国人在“家门口”便可探溯庞贝古城的尘封记忆、欣赏文艺复兴的璀璨星光;同时,也积极迈出国门,将东方意蕴进一步带向世界舞台。唐三彩的雍容气度、青铜器的厚重礼韵、青花瓷的温润光华在海外掀起一阵阵“中国热潮”。2024年,我国举办百余个文物进出境展览。以文物为纽带,以展览为平台,中外观众由此开启了一次次融汇古今、跨越山海的文明之约。
7月16日电 7月16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据报道,为因应所谓“大陆威胁”,台教育部门已完成13篇“识读中国威胁”的教材,预计今年9月开学后陆续使用。陆委会要求编写这些教材时要注意到“中国大陆人民也是中华民国国民”的说法已失效。对此有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