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对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作出系统部署。该方案明确,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快速布局一批学科专业点。
作为曾经的“出片姐”,索菲亚甚至愿意花整整一个下午教朋友如何取景、构图。但当看到不少网友吐槽“不想跟‘出片姐’出门”时,她在社交媒体上有感而发:“朋友为了让我开心,耐着性子学这些自己完全不感兴趣、还很耗精力的东西。每一次‘耐心’,其实都是对友谊的一种消耗,而这并不是一顿饭、几杯奶茶就能补偿的。”
二是闽台经贸、人员往来持续热络。新增设立8个台湾农民创业园;14家台企首次被认定为大陆“老字号”。设立大陆首支由台商发起、规模达7.86亿元的两岸产业投资基金,率先打通台胞境外自有人民币投资大陆通道。建成大陆首个两岸标准共通信息与服务平台,累计研制两岸共通标准308项,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技能资格项目增至60项。“小三通”客运航次进一步加密,由2024年每周210航次增长至2025年252航次。今年1至8月,往来闽台旅客17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6.4%;从福建口岸入境的台胞旅客6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5.5%。
“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
全力做好资源要素保障。自然资源部针对各地的重大项目需求,合理配置自然资源要素,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十四五”以来,累计批准建设用地2697.4万亩、用海用岛1.12万平方公里、新设采矿权5987个。坚持“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用地用林用草用海用矿的联动审批,实行了“一站式”办理,全面提高审批效率。目前,自然资源部的审查环节已经压缩了2/3,审批时长压缩了1/3。还全力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派出12个工作组开展包片蹲点服务,实行“一省一清单”“一周一调度”,推动由“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重大项目落地明显提速。在具体的工作中,还坚持换位思考、主动服务,努力做到听得见、听得进基层的意见,着力打通工作中的堵点难点,让基层办事更方便、更顺畅。
项目负责人陈奋告诉记者,“金边工程”建设过程中,采油三厂贯彻落实大庆油田“抓好‘三件大事’上扬‘第二曲线’”劳动竞赛要求,助推老区增储上产按下“加速键”。
截至2025年8月,横琴校区及设立在横琴税务局的葡语国家及地区税收合作办公室累计培训了来自9个葡语国家78名财税官员。横琴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葡语国家及地区税收合作办公室积极作用,依托横琴校区持续深化与葡语国家及地区的税收交流合作,持续为企业推出一批优质的税收知识产品,进一步擦亮“税路通·粤通四海”品牌。
“中国办税服务信息化、便利化程度很高,企业对税务服务的评价也很高。特别是中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业务功能强大,可实现高效便捷零成本的跨境办税,对我们未来税收改革工作很有启发。”佛得角财政部的学员Nataniel Lima Barros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