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丰厚滋养。时代考题常出常新,对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作风形象都有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创新理论是一个思想宝库,其中既有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又有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皖浙两省探索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新安江模式”,从“一水共护”走向“一域共富”;坚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思路、找方法,江苏苏州用人文与经济“双面绣”,绣出新时代的姑苏繁华图……这些事例充分表明,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才能发自内心认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同时精准把握政策取向和尺度,狠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第二,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提升。国家能源局加快“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动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持续完善容错免责等配套机制,让实验室里的“样机”真正转化为市场化“产品”。已经认证四批次一共是236项首台套项目,其中有些不仅是中国首台套,也是世界首台套。我们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建成了完备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中国优质的新能源产品惠及全球,为世界能源转型作出了中国贡献。
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行业科技创新跑出了“加速度”,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进一步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有力推进核心技术装备“补短板、锻长板”。在核电、新能源、电网等重点领域已经实现了国际领跑,为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转型、建设能源强国发挥了引领支撑作用。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科技创新的成就。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随着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得以通过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了解、感受中国的开放态度、全球胸怀,旅游企业也将结合更多体验性的文化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出入境游新品。同时,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着很多华人华侨,单方面免签的推出,在方便他们回国探亲访友之余,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来看看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
8月26日电 8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蒋火华在会上介绍,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一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抓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再遇见——中欧建交50周年特别策划》,其中邀请数十位来自中国与欧洲各国及欧盟机构的各界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的亲历、记忆与洞见,讲述这段关系如何影响着个体、社会乃至世界的走向。我们努力呈现一幅更加立体的中欧人文关系图景,也倾听他们对中欧未来的真诚期待。
薛俭表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先农坛带来最大的变化是先农坛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保护的目标有望实现。庆成宫的开放,填补了先农坛外坛区域开放的空白,对古代建筑博物馆来讲,多了一处开放场所;对先农坛而言,庆成宫建成570多年来首度开放,让观众感受皇家建筑恢宏格局,填补了古建馆阐释先农坛历史文化的空白,还提供了特色活动新空间。”
在浙江桐乡,一家开了20多年的老牌服装公司最近开始进攻新赛道——针织文创。货架上的毛线娃娃有的穿着巴掌大的针织毛衣,有的套着针织蓬蓬裙,格外惹眼。五颜六色的毛线在“00后”设计师手中,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小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