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过程中,智能厨电成为“贴心助手”。智能电饭煲能根据米量、米种自动调节火候和时间,煮出的米饭颗颗饱满、口感更佳;炒菜机器人内置海量菜谱,能精准控制油温、翻炒频率和调料用量,就算厨艺小白也能做出美味菜肴;带有显示屏的智能烟机,不仅能实时显示室内空气质量、油烟浓度,还能语音搜菜谱并即时播放烹饪教学视频,轻松学习新菜式。
第二,“进”的态势持续巩固。首先是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2021-2024年,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万亿,年均增速达到6.3%;去年四季度以来,国资委以市场化方式发行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拟发行总规模达到5000亿元,有力促进了“两重”“两新”项目投资,带动效应比较明显。同时,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提高,国资委研究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持续改善市场表现,一批“硬科技”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长江电力、中航成飞等标志性重组项目顺利实施,投资者回报水平持续提高;截至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2万亿,较“十三五”末增长了近50%,“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现金分红2.5万亿元,成为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
蒙古国文化旅游体育和青年部文化艺术政策协调实施司司长孟赫卓拉表示,蒙中两国文化和人文关系逐年拓展,在经典作品互译、国家艺术大剧院建设合作、文化遗产保护、邀请艺术家参加文化艺术节等诸多领域持续发展。“我相信,我们共同举办的文化周活动,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发展我们两个永恒邻国之间悠久的文化友谊。”
据了解,2023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围绕无障碍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社会服务等重点监督领域,共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000余件,切实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
四川甘孜州乡城县的民居中,灶台上方的泥塑、瓷砖上的彩绘里,总能寻见猫的身影;百姓家中的猫咪从不笼养,饿了便自行归家,喝上一碗牦牛奶。这座川西高原小城拥有独特的敬猫文化。猫,从守护粮食的“伙伴”到助力文旅的“符号”,正在乡城的故事中愈发鲜活。
目前,吉林省已构建起新能源“发—储—用”一体化网络,同时布局10个绿能产业园区,推动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等产业集群落地。“十四五”期间,吉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接近3000万千瓦,较“十三五”末翻一番,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1900万吨,形成了从风电装备制造到氢能全产业链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展望“十五五”,吉林力争再建成3000万千瓦风光发电基地,推动氢能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福州游客林伟明在体验了“外骨骼机器人”后说,这套设备就像一双“隐形手”托着膝盖,还可以根据体力情况实时调整搀扶力度,爬台阶时明显感觉轻松不少,“简直就是‘无痛登山’”。
打好秋粮生产保卫战,贵在“储”字,以安全仓储守住丰收成果。秋粮收获后,科学存储是避免产后损失、保障粮食品质的关键环节,也是秋粮生产保卫战的“最后一公里”。各地须加快完善仓储基础设施,一方面,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推广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等绿色储粮技术,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四散化”(散装、散运、散卸、散储)存储模式,降低粮食霉变、虫蛀风险,保持秋粮新鲜度;另一方面,针对农户分散存储的特点,开展“科学储粮进农家”活动,对标准化储粮装具给予适当补贴,指导农户采用自然通风干燥、密闭防潮等实用技术,解决小农户储粮难题。同时,强化粮食存储监管,建立秋粮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对收购、存储环节的粮食质量检测,严厉打击压级压价、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保障种粮农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