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将博物馆建在机场里的,如2025年2月,全球首家机场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西部机场博物馆亮相西安机场T5航站楼,馆内收藏了历年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期间考古发掘出土的121件文物。也有将展览搬到机场内、高铁站,如2024年8月,“北京中轴线——璀璨文脉 辉煌中轴”展览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开幕;2024年1月,广州白云站候车厅,广州铁路博物馆1号馆第4部分“高铁时代”的展陈优化内容亮相,乘客可在候车间歇观摩新中国铁路建设成就纪念章等藏品。更有将博物馆元素融入交通工具的装饰,如今年8月上线的洛阳地铁博物馆主题专列,“蜜褐红”“大漠金”“运河青”车厢,让三千年的河洛文化在车厢里“流动”起来……
桂林9月5日电(邓竣缤 杨宗盛)9月4日,广西桂林资源县举办一年一度的河灯歌节。这场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通过融入现代科技与创新形式,不仅让“万盏河灯映资江”的传统盛景焕发新生,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缩影。
持续释放丰富人才资源优势。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本出路在于培养和集聚一大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科学家、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我国在核心人力资本领域的投入占GDP比重仍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十五五”时期,应将教育、科技、卫生、职业培训等整合为“广义人力资本投资”,强化目标刚性约束,设立“公共人才事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预期性指标,确保人才相关支出增速高于财政收入增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和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逐步建立多层次的人才资源和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十五五”时期巩固扩大这些体系优势,将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为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当地政府创新性提出改造计划,充分利用丝绸厂老旧的场地和建筑,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工业风“集装箱”街区,并于去年年底启动改造,今年5月19日正式投入运营。这一改造不仅是对城市空间的重新利用,更是一种新经济模式的大胆尝试。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十五五”时期作为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决胜期,其历史方位的科学把握与体系优势的巩固扩大,对于把握战略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
被装保障中心搭建有两套一体化触控设备,配套建设200多平方米展柜货台。请领被装时,官兵可以现场进行3D量体及选购,确认型号以后,只需要拿出证件在设备上轻刷一下,就能根据自己的需求,从下单到入手,购置对应型号的衣物鞋靴只需要1分钟。
8月28日上午,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