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明两天,雨带依然会维持在川渝至苏皖一带,四川、重庆、贵州北部、云南北部、湖北、湖南北部、安徽、江苏等地部分地区仍有暴雨或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其中今天,四川东部和南部、重庆、贵州中西部和东北部、云南北部、湖北东部和南部、湖南西北部、苏皖中部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重庆中东部、贵州东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江苏中部等局地有大暴雨,重庆东南部、湖南西北部等局地有特大暴雨(250~28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此外,内蒙古东部、河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最大风力可达11级以上。
巴特曼认为,或许我们已经没有出路,至少出路不可能是更好的抄袭检测或更严格的学术诚信政策,这些无异于螳臂当车。如果还有一丝希望的话,那或许存在于人们重新记起我们最初是为什么要推理和争辩,不是为了点赞、订阅或是教职,只是因为把事情弄清楚的感觉很好,赤手空拳创造出新东西是我们人类仅剩的少数几种真正乐趣之一。
据介绍,今年8月15日至12月31日,游客在九眼楼长城、看山咖啡、花海夜市、乡村振兴创客直播间、小溪嘟嘟和大树与猫民宿“六大低碳体验场景”参与生态保护活动并打卡,即可累积碳汇积分。打卡满两处场景后,即可在乡村振兴创客直播间激活护照。凭护照可在该镇域内相关消费场景购买特产、品尝美食、体验民宿、打卡景点。
长芦盐商的历史,从来就不是单线条的“受压迫史”。相反,正如关文斌所指出,清政府与盐商之间既有掠夺性的剥削关系,也存在庇护性与合作性的互利关系。这一演变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清承明制的原始积累“掠夺期”。新朝伊始,清廷保留了大部分明朝的盐务经营管理制度,即“包税制”:商人预缴盐税行盐后,获得世袭购买、运输和销售食盐的专营权。此外,初创的清廷更以附加税、纳贡、摊派等形式进行额外税收,缓解迫切的财政需要。商人处于被动应对状态(49、54-56页)。盛清的休养生息期。三藩之乱平定后,康雍乾盛世开始。此时,国家与长芦盐商的关系进入蓬勃发展期。廷清为了维系财政稳定,开始提供“发商生息”、税收减免等“恩典性”财政安排以及户部盐课奏销程序修订等制度性改善,为长芦盐商的发展带来一些机会。此时,商人以“捐输报销”等方式予以回报,甚或是通过行贿来影响国家政策,尽管这些活动多数事半功倍(57-62页)。晚清再次进入掠夺期:道光以后,清廷面对财政危机和外患压力,恢复甚至加剧了对盐商的经济压榨。首先,1810年代铜钱与银两兑换问题使得盐商难以为继。而为了支付河工海防等工程,国家亦不断增加盐价,所收钱文悉数随盐课上缴国库。而太平军和捻军等活动,更对盐斤运销带来毁灭性打击。为应对这些变化,长芦盐商通过走私、行贿等方法在夹缝中求生存(67-71页)。
宋某供述,其利用在游戏社区发送装备道具奖励的接口,加上游戏区域、角色和发送道具的ID获取了游戏装备。但宋某给自己账号发了一些装备,后转卖给其他玩家获利3000元。尝到甜头后,其将大量的高级游戏装备转到自己游戏账户,再卖出牟利。后公司在巡查中发现涉案游戏道具异常增多,追查后发现指向宋某,由此案发。
倘若说长城是“和合共生”的空间见证,那么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则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再现。这座凝聚了江南园林之秀与塞北草原之阔的皇家园林,外八庙环绕四周,普陀宗乘之庙仿拉萨布达拉宫,普宁寺融汉藏建筑风格,安远庙复刻伊犁固尔扎庙。一砖一瓦间,藏着“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治理之道。历史上,康熙、乾隆在此接待漠北蒙古王公、西藏宗教领袖、新疆部落首领,用一场宴会、一次朝觐、一曲歌舞,化解隔阂、凝聚共识。“王者不欺四海,仁者不遗小国”的胸襟,让不同民族在共同的仪式中感知认同,在相互的尊重中增进理解。如今,避暑山庄的晨钟暮鼓里,依然能读出超越时空的启示:文明的生命力,排他则衰,包容则兴;国家的凝聚力,强求一律则散,和而不同则聚。
关文斌(Kwan Man Bun),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历史系教授。近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他的著作《亦官亦商——明清天津的盐商与社会》。1999年,本书初版以《文明初曙:近代天津盐商与社会》为名,由南开大学张荣明先生翻译,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英文版The Salt Merchants of Tianjin: State-Making and Civi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此次最新的中文译本则是在1999年版基础上做了系统修订之后的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