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杨朝明在作本届尼山论坛学术总结时称,与会学者认为,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演进,人类已经建立了相对丰裕的经济基础和高度智能化的人工环境,但尚未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文化体系。而当今时代日益尖锐的资源和利益之间的冲突,正不断以“文化冲突”的方式展现,不完善甚至不合理的国际格局需要有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来化解矛盾。
“石三孩,焦四孩,李五孩,王毛孩,常小道孩……”《百团大战革命烈士名录》纪念碑,如长城绵延。稚气未脱的孩子挺起民族脊梁,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我的名字里有个“诗”字。祖辈传下来的家训说,“言行合法,诗书训子,义理传家”,里面的字,就成了不同的字辈。刘家我这一辈有几十个人,都是“诗”字辈。我想,祖辈们用这些话教育后人,也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希望我们多读书、有文化、家风好。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在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破产基础上,通过深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形成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运用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运动的规律,创建了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一方面是对工业化进程和产业革命的历史呼应,充分肯定其进步性,尤其是在价值理论上强调工业制造业的生产性,强调大机器生产带动的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强调工业化时代物质生产领域的人类劳动的生产创造性。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另一方面,从价值理论特别是从价值创造的源泉上,揭示了资本与劳动的根本不同和对立,从而为剩余价值如何形成、如何分配、如何运动的理论阐释奠定了基础,揭示了剩余价值及其运动本质上是人类劳动社会性的颠倒和异化。这种颠倒和异化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市场竞争的逻辑必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商品、货币、市场等经济关系中物对人的驱使形成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等,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否定。通过深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为使人类生产更具直接社会性、使人自身能够真正支配自身的命运而不必被异己的力量所决定指明了方向。
困难是一点点搬,成功是一代代挣,有了这股精神,就能播绿成荫、驱山赶海,这是颠扑不破的历史昭示,这是再创辉煌的必由之路。(记者:朱基钗、张研)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寄递事业部运营管理部终端管理处处长 张丽强:一般我们在投递前都主动与收件人联系,如果家中无人可以改投递时间。
近日,在长沙市政协召开的一场专家协商会上,8名相关领域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积极建言。比如,针对排放不达标的柴油车,现有的“以旧换新”政策、智能监测技术与执法监管体系,如何在各单位协同之下发挥最佳效能?如果推广新能源货车,成本控制、充电配套、路权保障如何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