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西安咸阳机场T5,与北京大兴机场、成都天府机场航站楼面积相当。三座机场中规模最小的兰州中川机场T3,面积也相当于上海虹桥机场两座航站楼之和。
各地各部门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畅通文艺与乡村紧密结合的路径。浙江率先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系统性遴选1500余名优秀文化人才派驻乡镇、结对村;江西实施“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清华大学等牵头成立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艺术建设专项委员会”,吸引全国75所院校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更好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随着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得以通过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了解、感受中国的开放态度、全球胸怀,旅游企业也将结合更多体验性的文化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出入境游新品。同时,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着很多华人华侨,单方面免签的推出,在方便他们回国探亲访友之余,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来看看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
印尼阿拉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兼孔子学院印尼方院长菲力和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天丹女士分别致辞。他们指出,翻译与出版是传递知识、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并强调加强翻译人才培养、深化翻译研究的迫切性,以及对开创中印尼文化交流与出版合作新篇章的美好期望。印尼阿拉扎大学文学院院长露西女士也表示,期待本届论坛能够成为推动联合研究、课程开发、人才培养与译作出版等实质性合作,使学术成果切实服务社会,助力中文教育发展的交流平台。
一是以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为牵引,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坚持投资于人,适应产业变革和新技术发展需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技能中国”“技能照亮前程”等培训行动,开展大规模培训。“十四五”期间累计超4200万人次的企业职工、超3100万人次的农民工接受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坚持以就业需要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养成为核心,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打造特色鲜明的技工教育办学体系,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是创新推出职业伤害保障,为新就业形态人员系上“安全带”。对新就业形态人员来说,特别是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职业伤害保障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从2022年起,人社部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个省份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涵盖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4个行业,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7家平台企业,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制度设计上,采取不同于传统工伤保险的方式,不以是否具有劳动关系为参保前提,重点抓住订单这个“牛鼻子”,采取按日参保、按单计费等创新方式,较好地兜牢了这些群体的权益保障底线。今年7月,人社部在总结7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扩容省份、新增企业、拓宽行业三个维度分步骤渐进式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工作,试点范围已扩大到17个省份,同时将滴滴出行、顺丰同城、滴滴货运、满帮省省等规模较大的平台企业纳入试点。目前,在试点地区累计有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在制度内实现了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