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内铁路到中吉乌铁路,从雅万高铁到中老铁路,中国先后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铁路合作,足迹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印尼—中国高速铁路公司董事长德维亚纳·斯拉梅·里亚迪点赞雅万高铁;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在致辞中盛赞中老铁路是黄金通道;国际铁路联盟总干事长弗朗索瓦·达韦纳表示中国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在推动全球高铁发展中发挥前所未有的关键作用……
漫步展区,智慧中医诊疗系统前,中外嘉宾排队体验;脑机交互设备旁,各国创业者一同讨论信息编码……一幕幕图景,恰是开放中共享机遇、创新中共谋发展的生动缩影。无论阴晴风雨,中国有信心、有能力穿越险阻,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第二,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1-5月份,规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接近10%,这些创新成果和产业融合带动了高技术产业发展。
向全球优质内容创作者发出“英雄帖”,上海诚意满满。《若干举措》支持黄浦区、杨浦区建设在全球范围具有影响力、引领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值得注意的是,黄浦区、杨浦区正是网友熟悉的小红书、B站的总部所在地。
如何实现常态化的产教融合培养?让产教融合培养从小范围的试点探索,转变为向所有工程硕博士推广。到2030年,推动超半数工程硕博士培养单位自主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将学院在读研究生占全国工程硕博士在校生比例,由目前的近4%提升至20%;向全部67个专业学位类别推广。找准各领域产教融合培养结合点,创新联合培养机制,构建分类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精准对接;向本科教育推广。从数万名专项试点工程硕博士培养,逐步辐射数百万名工科本科生培养,引领工程教育变革。
一幅精美的绣品,离不开一个个细密、精准的针脚;一座锦“绣”之城,离不开“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的城市建设、“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城市更新和“更聪明、更智慧”的城市运转。
重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打破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化、院系制”的传统模式,国内的高水平大学联合一流企业建设了3批共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构建校企协同培养的新型实体平台;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推动人才培养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需求;高校、企业、国家实验室成立“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打造资源共享网络、交流合作平台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共同体,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和生态。
“得了肾结石还能吃钙片吗?”这是许多人的困惑。有人认为补钙会加重结石,有人担心不补钙会导致骨质疏松。钙与结石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肾结石患者又该如何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