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高校思政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当前,意识形态安全日益重要,高校需加强对校园网络环境的管控,积极有效应对AI技术开放性与匿名性带来的错误思潮和不良信息传播问题。数字鸿沟问题进一步凸显,高校要关注不同地区、家庭背景学生在AI技术获取与使用能力上的差距,保障思政教育的公平性。思政队伍数字素养参差不齐,高校应加强对思政工作者的AI技术培训,提升其运用AI开展工作的能力。为应对日益增加的数据安全与学术伦理风险,高校需建立健全学生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AI学术诚信教育,规范AI在学术领域的应用。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照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提出针对性支持举措。
除了厨房纸,用来盛装食品的纸杯、纸碗在使用中也有注意事项。比如有的消费者拿到一个纸碗就理所当然认为吃的、喝的都能装,如果装水发现有渗漏,就觉得是产品质量不过关,但实际上有的纸制品的外包装上会明示:不接触液态食品。
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护鸟志愿者韩战桥每天下班后,背着相机、骑着摩托车到白洋淀边巡护。“你看,这是青头潜鸭,这是震旦鸦雀。”韩战桥展示着他拍摄的照片,“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越来越多鸟类在白洋淀安家,说明这里的生态越来越好。”
“智能时代、教育何为”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提出“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等要求。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是新时代高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思政工作实效性、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关键举措。
从村头到卫生室,不会骑车的老人需要走30分钟,骑电动车只要10分钟,吴静怡解释说,“对他们来说这段路很远,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
来自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沉‘靛’千年,青黛见福”唤醒计划实践团队连续多年赴仙游调研。去年,这群大学生结合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复原了12幅仙游建青黛种植、加工的劳动场景图,“唤醒”村民们早年间与建青黛朝夕相处的记忆。该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唐刚坦言,新兴技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有无限可能。
“人工智能正加快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必修课’和‘必选项’,国资央企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紧盯前沿发展态势,发挥资源和场景优势,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技术紧追和应用领航双向发力,协同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镇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战略性高价值应用落地,强化顶层设计、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挖掘建设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战略性高价值场景,打造人工智能+科学、生物医药、新材料研发、新型工业化、具身智能等应用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