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转播境外反宣电视内容的行为,不仅违反网络安全法规,更可能传播不良内容,污染社会文化环境,造成对国家文化安全和公民隐私权的双重挑战。广大公民应自觉抵制非法转播境外反宣电视内容的行为,不下载相关软件,不安装相关设备,不传播相关内容,提高防范意识,净化网络空间,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如发现相关违法线索,请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自今年5月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外媒看中国”系列主题采访活动,聚焦地方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实践成果。
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各类音视频平台层出不穷。但在这片繁荣景象之下,一些非法转播境外反宣电视内容的行为,正通过越来越隐蔽的渠道悄然蔓延。部分不法平台打着“共享软件”“定制硬件”的幌子,向用户提供灰色入口。这些来路不明的软件一旦被安装进家中的智能电视、机顶盒或手机,极有可能成为不良文化渗透和个人隐私泄露的潜在风险源。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正在广西南宁举行。期间,来自东盟国家的各界人士表示,对即将签署的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充满期待。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西藏林芝9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西藏自治区被称为“东方瑞士”的鲁朗镇的一处空地上,今年8月初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被形象称为“大白鲸”的巨型气球,一同前来的还有一群守护它的科研人员,他们围着“大白鲸”日落而作、日出而息,颇受关注。
连日来,在东博会现场,一台产自中国的全自动智能现磨咖啡机,研磨着越南咖啡豆,接单不断。中国东盟的“啡”凡商机或将在人工智能合作中开启新篇。
当天,“侨聚东博·智联东盟—共创数字丝路新未来”经贸交流活动在南宁市举行,参加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百余名侨商侨领齐聚一堂,共话东博会人工智能合作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