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中国对多个国家单方面免签。截至目前,中方已经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施行单方面免签;还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格鲁吉亚等国互免了签证。此前的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惠灵顿总督府同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举行会谈。李强表示,将把新西兰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希望新方为中国公民赴新提供更多便利。
全面促进资源利用转型升级。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分类明确了80多条资源配置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适应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创新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引导用地结构优化、功能转换,推动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十四五”以来,累计处置闲置土地面积500多万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其中,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的存量土地供应已经占比过半。还着力服务企业降本增效,推动工业用地从原来的“出让为主”向目前的“租让并重”转变,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用地成本。还优化要素保障政策,有效破解目前出现的养老、医养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难”“用地贵”问题。强化时空数据要素供给,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日均服务调用量已经超过10亿次,这为地理信息、低空经济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案号】最高人民法院(2023)最高法知行终1011号〔杭州青某公司与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某市大数据中心及一审第三人某市交某智慧城市开发有限公司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
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高萌)9月8日至12日是2025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为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示范引领作用,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5件反垄断典型案例。
做“大先生”要出大力。要出大力,须保持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教学、科研、育人,教师的努力,在于不断学习,扎实学识、更新自我。大力气要花在知识迭代和教学求新之上,用先进思想引领自己,用先进科技玩转课堂,用先进方法教育学生。“大先生”总能跟上时代,他们边奔跑边学习,深知知行合一才能出奇迹。
随着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机制的不断完善、产教融合的持续深化,更多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必将加速涌现,高等教育的支撑力、贡献力将进一步彰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坚实的人才根基。
会上,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关志鸥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国的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了2800万亩,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其中,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过了1亿亩,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截至今年9月,沙坪坝区教共体跃升至15个,实现中学阶段全覆盖,教共体成员校达到70所,新增优质学位6.7万个。同时,当地将全区所有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全部纳入三年覆盖计划,到2027年将实现各学段教共体100%全覆盖,优质学位将达13.9万个。此举目标是将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办强办优,让优质教育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