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地区外贸规模已累计突破100万亿元。在规模创新高的同时,长三角地区的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崛起,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
此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将于8月至10月举行。从全国遴选的20部左右优秀剧目将在北京各大剧场进行约40场演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将于8月至9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集中展览中国画、油画等300多件各类美术作品。
在人文交流方面,双方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人才交流与培养,促进科技成果落地,推动科技、产业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为合作注入持久的智力支持。
“带孩子出来边玩边学,比单纯旅游更有收获。”武汉家长李女士的感受,折射出亲子游、研学游的独特魅力。同程报告预测,2025年暑运期间民航国内航班亲子客群出行比例预计达34.7%,国际航线这一比例约为23%,较2024年同期均有所上升。亲子游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持续约一个月,成为暑期经济的重要支撑。
长三角城市群充分发挥集聚的规模经济优势,同时努力缓解“大城市病”问题,进而较早实现产业从规模数量到质量效益的转变。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集聚的空间,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难免会产生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公共服务配置不均衡以及城市交通拥堵等现象。这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国际竞争力。作为城市的集聚体,城市群内城市集中分布,能获取规模经济优势;通过合理产业布局,还将有效减轻中心城市的交通压力和人口密度。也就是说,城市群让集聚到一起的城市既能获得集聚的优势,又能避免自身扩张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兼顾了区域协调发展,产生“1+1>2”的效应。这也是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发展韧性强劲的原因之一。
据介绍,2025年上海高校预计毕业生总量为24.6万,当前就业进展总体平稳。未来,上海将持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在长三角的深度融合,推动高校人才输送机制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
为全方位筑牢冠军培育根基,学校构建了六维发展矩阵。全维度保障体系确保学生“食住学训”无缝衔接,专业营养师定制膳食,标准化公寓配备24小时生活服务;冠军班精英教育以奥运和世界冠军命名班级,推行小班化教学,将赛场变为移动课堂,实现训练与学习相互促进;依托本土专业教练团队及先进场馆与赛训基地,专业训练体系配合“冠军进校园”活动,助力学生从基础迈向专业巅峰;素质培育工程以“经典为根,礼德塑魂”,通过军事化管理、劳动教育等塑造学生品格与能力;高校资源联动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人社、卫健等多部门协同,提供全程政策支持,消除学生和家长后顾之忧。
国泰航空之前已在内地开通19个航点,但这次格外用心,为乌鲁木齐航线专门投放了配备可全平躺商务舱座椅的A330-300宽体机,在机载娱乐系统加入了《我的阿勒泰》,商务舱酒单上还出现了新疆产的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