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石窟自唐代起便是筑城、铺路、造桥以及民众建房所需石材的取材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黄岩石窟的开采作业停滞,陷入沉寂。2023年,黄岩区邀请清华大学教授徐甜甜团队担纲设计,为沉睡的工业遗址注入新活力——历经15个月的改造,今年春节,空间总体积达36.7万立方米、游线总长2000余米的黄岩石窟正式对外开放。
在江西吉安市场监管局2024年查处的典型案例中,某科技公司通过微信加入相关刷单人员,通过免单、送礼品、送红包等方式建立合作关系,要求接单人搜索关键词,找到该公司的店铺和要推广的产品,点击进入后浏览5至7分钟,然后拍下产品。这种将刷单行为嵌入真实消费场景的模式,使得虚假评价的识别难度陡增。
“一颗小小的咖啡豆,从采摘、剥离、水洗、晾晒到烘焙,需要经过多重工序才能来到我们面前。”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黄彬燕对这套流程感到新奇,“原来,一颗小小的咖啡豆,也得经过‘千锤百炼’”。
蔡家宅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承载着海南华侨的奋斗史与桑梓情。1911年,年仅十多岁的蔡家森从留客村渡口出发“下南洋”,凭借聪明才智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印尼以橡胶种植和航运业起家,逐步成为当地知名富商。
在西夏陵博物馆内,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铜牛金光闪闪、石雕力士目光炯炯、琉璃鸱吻折射出岁月的流光,还有被确认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以及汉文残碑等各类文物。走出博物馆,穿过地下隧道,便进入遗址区,这里的9座帝陵与271座陪葬墓洒落大地,引游客们驻足凝望,感受历史遗存之美。
乌鲁木齐不缺国际和地区航线。2024年,乌鲁木齐机场累计运营定期客货运输航线共240条。其中,国际定期客运航线26条,与高加索地区三国与中亚五国实现全部通航,通航中亚航点数量为国内十大枢纽机场之首。
展场内,台青彭同学的作品吸引观众驻足。她将胡同建筑元素融入北京老字号“稻香村”的礼盒设计。“外包装灵感来自胡同里的屋檐、瓦片和色彩搭配。”彭同学介绍,“礼盒封套设计源自参访中见到的四合院中式拱门,打开后展现内部建筑结构,营造层次感。”她表示,首次来北京便被胡同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美学震撼。行走胡同间,她好奇于窗花设计、门口石像寓意,大陆队友热情解答帮助她了解到许多胡同知识。
事业有成后,蔡氏兄弟心系故土,不仅回乡建宅,还参与筹建留客学校、重修码头,积极回馈桑梓。宅院中堂悬挂的家训“公道守信千古业,婆言勤俭万年兴”,既是蔡氏家族的精神内核,也是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深情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