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09年6月17日,在时任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家的庭院里,习近平盘腿坐在葡萄架下的板床上,和各族群众一起畅想达西村的未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在“导”和“治”上协同发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2025年打造“辽海讲道”等品牌活动,设立了首批4个宗教中国化研究中心,引导和支持宗教界扎实开展“四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到讲经解经之中,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颁布施行《辽宁省宗教事务条例》,支持宗教界深化全面从严治教,指导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和全面从严治教建设年等活动,圆满完成7个省宗教团体换届,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
各地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县领导联系镇、镇领导联系村、村干部联系户”制度以及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强化人员转移工作的组织动员,切实把“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作为刚性要求落实到位,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要紧盯低洼易涝区、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旧房屋、简易工棚、在建工地、滨海旅游景区、风暴潮增水可能淹没区等关键区域,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细化转移方案,做到常住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旅游人员全覆盖,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受台风直接影响的地区,果断采取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等应急措施,加强社会面管控,确保安全。
在纺织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台台梳棉机、并条机等专业化设备有序运转,助力一朵朵棉花变身成衣。新疆棉花产量全国居首,目前已形成棉花、化纤、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全产业链发展体系,逐步实现从“棉花仓库”到“纺织高地”的跨越式发展。
辽宁省沈阳市以“惠帮企@链上沈阳”平台为载体,创建“党委领导、统战牵头、数字赋能、全域协同”的服务生态,破解企业政策获取难、要素对接慢、转型动力弱等难题,走出了一条以统战优势激活社会力量、重构产业生态的创新之路。
聚焦争取人心,积极涵养港澳台及海外工作资源。2024年高质量组建香港辽宁社团总会,在香港举行香港辽宁社团总会成立庆典暨辽港经贸合作交流大会,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拓宽了对港工作新阵地和辽港交流合作新平台。扎实推进对港澳台工作,召开省政协港澳委员和特邀列席人士代表座谈会,在香港面向港澳政协委员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积极服务港澳台工作大局。把凝心聚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作为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的工作主题,召开省海外联谊会五届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组织“中华文化大乐园——日本大阪营”,制定《辽宁省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实施办法》,深化做好为侨服务。举办“港澳和侨界代表人士看辽宁”等活动,与30多个国家的50多个侨团等建立联系,辽宁“朋友圈”持续扩大。
如今,“模型黄河”不仅拥有世界最大的洪水模拟试验平台和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降雨系统,基地内还配备各类科学试验仪器、技术装备超4000台(套),其中测控自动化系统、人工模拟降雨系统与底泥声学综合探测系统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为黄河研究搭建起全方位的 “观测矩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