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中福总经理韦新连介绍:“我们的产品不仅远销欧美,还热销东南亚等地区。2024年,我们出口罗汉果原果近2亿个,这占公司总销售额的40%左右,35%左右的销售额来源于公司的茶包类产品。”
曾任湖北省宜城市某单位办公室主任的老李回忆,“2012年之前,我们食堂内部包厢装修得比较豪华,一些领导是这里的常客,根本不需要什么公务接待手续。中午晚上连轴转,还没结束,第二天又安排上了。我们也不想这样,但是没办法。”这家单位尽管经费紧张,但每年的公务接待费用仍然不菲。
在今年的体育赛事舞台上,一场由业余球员主导的城市足球联赛——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异军突起,意外吸引了大量品牌竞相投入,成为赞助市场的“香饽饽”。
前不久,来自广西南宁的准大学生陈洋打暑期工时遭遇了这样一幕。涉世未深的他顿时慌了神,只得向家人求助。在家人轮番向中介“讨说法”后,身份证才重新回到陈洋手里。
随着免签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境外旅客消费热情持续高涨。今年暑期,四川各地的博物馆外籍游客数量明显增加。“文博”热的同时,文创产品也在激发入境消费新活力。
可以看出,上海的促消费活动是长期性的、全方位的,既贯穿了整个年度,紧紧抓住了各个季度和重要节庆的消费特点,也把国内、国际消费结合起来,多管齐下、精准发力。这一模式,有望成为上海促消费的新名片。
在黄浦区的一个商圈内,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游客哈迪亚万购买化妆品后,在“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使用“碰一下”功能,退税款即刻就打到了他的支付宝账户。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体育赛事职业化,支持发展体育经纪人队伍,挖掘体育明星市场价值。2019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关于对国家队运动员商业活动试行合同管理的通知》等限制运动员商业活动的规定被废止。曾文莉认为,即便如此,目前国内体育经济的价值还有待充分释放。她对已走上职业化道路多年的网球充满希望,认为网球市场可能是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