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至8月6日,“抗战胜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顺利举办。两岸30多家媒体44名记者赴长沙、常德、衡阳、怀化等抗战名城,参访重要战场旧址和抗战纪念场馆,采访抗战老兵和文史专家,参加衡山忠烈祠祭拜仪式,了解抗战历史,感悟抗战精神,并采访见证乡村振兴与科技发展成果。7月18日至25日,“共缅抗战英烈 同温中华文化”——2025鄂台师生文史教学观摩交流会活动在湖北襄阳举办。两岸百余名师生在张自忠将军纪念碑和同难官兵公墓肃穆凭吊,在历史课堂进行古今对话交流楚文化、三国文化,学习中华历史,重温抗战历程,感悟伟大抗战精神。
“快手始终秉持着公平普惠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通过数字技术让每一位普通人都能被看见、被关注”。宋婷婷说道,2023年快手发起“幸福大讲堂”项目,开展普惠的数字技能培训。项目受益者不仅有乡村女性,还扩展到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型就业群体的女性,通过线上培训、流量扶持等方式,让更多女性能够学习数字技能,获得更好发展。截至目前,项目已走进超40县市,帮助超100万人次掌握“短视频+直播”技能。
当前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特点。这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分别从消费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发力,将财政金融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然而,“零门槛申请”并不意味着“无条件转入”。事实上,转入标准依旧严格、竞争相当激烈。为了提高转专业成功率,学生必须在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生涯规划这三方面力争上游。首先,坚持将国家战略需要、产业前沿需求和个人兴趣优势相结合,合理确定目标转入专业。其次,提前研究接收政策,在专业成绩、竞赛实践、集体活动等方面“稳扎稳打”,积累卓越的学习能力、实力与潜力。最后,科学评估专业课程难度、对能力素养的要求等,制定细致的学习计划,这样才能缩短转专业后的适应期,持续激发学习兴趣与动能。
专业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一般而言,某个专业报考的人多,录取分数就高。如果是因为高考分数不够而未能跨入心仪专业的门槛,入学后可以考虑再为自己争取一次读此专业的机会。如果学生填报志愿时是由父母、老师、他人代劳的,入校后想自己做主了,试试转专业未尝不可。如果学生填报志愿时是一种考虑,录取之后想法又变了,虽然可以理解,但如此摇摆不定,在决定是否要转的问题上更应该慎重。万一转了之后想法又变了呢?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2022年,在全国妇联“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引领下,快手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她力量·乡村振兴帮扶计划”。项目通过电商人才孵化与创业点扶持,累计培育超1200名乡村女性创业者。项目带头人卫红宇创办的手工编织合作社,带动1500余名妇女就业,培养出12名手工技能大师和6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这些女性带头人打破传统职业的桎梏,以“指尖经济”证明乡村女性蕴藏的巨大潜能。
全球范围内,女性力量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技术普及,快手为女性在创业就业及个人发展方面提供了更多机遇,并有效提升女性在社会各领域影响力。宋婷婷表示:“快手从2018年就开始启动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并探索数字时代下的女性帮扶新模式,全面释放新时代女性发展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