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持续的高温天气,常会导致有人因为热射病死亡。研究表明 1990-2019 的 30 年间,全球因热浪死亡人数超 15.3 万,其中半数发生在亚洲地区,几乎每一千万人中就有 236 人死于热浪[1],且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在未来,这一数字将越来越大……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申继亮认为,虽然要重视思维能力的考查,也要注重层次。他介绍,人的思维可分为认知、判断、比较分析、创新创造等几个层次,今年的语文试题在各种思维层次上都有涉及。
今年4月28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了70个“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覆盖交通、医疗、养老、便民服务等民生领域,比如教育教学智能体、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智慧农田建设、低空巡查“综合飞一次”等。而在《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出台之前,我国已有多个省份地区推出了政务数据共享的探索和改革,他们为《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比如,浙江省进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上海推出的“一网通办”平台;贵州省打造的“云上贵州”等等。政务数据“跑”起来,究竟带来了哪些变化?如何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们一起听听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的分析。
纪宁说:“欧美国家的网球市场已逐渐进入饱和阶段,中国被认为可能带来新的爆发性增长点。”他认为,在中国这个网球新兴市场,应更充分地挖掘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这有利于全面释放中国体育经济的增长潜力。”
“文明对话国际日”当天,在伦敦眼的见证下,上海伦敦双城跨界嘉宾将聚焦上海与伦敦双城的金融合作、创新与科技发展、创意对话,沿江河而行,共同畅想零碳水岸未来。
作为高考第一科,语文每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随着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拥有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很多文字内容可通过AI实现“一键生成”,人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未来,语文要怎么教、怎么学?拥有什么样的素养才能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更有竞争力?
全国二卷作文试题的材料则由“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三句古诗引入,提到“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这一设想,让考生据此选准角度,写出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