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列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防城港8月3日电 (翟李强)8月3日,广西防城港市官方发布关于“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事件”的调查情况通报称,“亮证女司机”为非公职人员,所亮证件系其丈夫持有。
今年,上海、南京、苏州等8个沿沪宁的城市还启动了产业创新带建设,这条创新带上,2024年的GDP总量已经突破15.1万亿元。普陀区正在打造的沿沪宁协同创新服务中心,将来会为沿线城市的企业、科研院所提供展示、路演的空间,还能办理政务服务,让沪苏资源更好地融合。
这里居住着汉族、藏族等多民族居民,多种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农历春节时,邻居会送来热腾腾的饺子;藏历新年时,我们也会邀请大家共饮青稞酒,互道祝福。”扎根社区30年的八廓社区党支部书记次成笑着说,“在我们这儿,大家就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
另一方面,蒙古人又常以征服世界的“天命观”自居,这种“天命观”只是一种抽象观念的表达。萧启庆先生曾指出,游牧人群向外征伐有一种王权神授的观念,以“天”为最高主宰。匈奴王阿提拉曾宣扬受上帝之命为世界之王,西突厥可汗室点密曾向拜占庭使者表达突厥人要征服世界,蒙古人更是声称受“长生天(腾格里)”之命要征服和统治世界,贵由汗印玺上刻着“天上之上帝,地上之贵由汗,上帝之力量,一切人类之皇帝之玺”。当然也有学者指出,蒙古人与汉人在天命观问题上也有共同之处。不过,蒙古人对于负有“天命”是要求臣服者履行实在的义务以确保其要求能得到实现,而汉人的“天命”则多体现在象征意义层面。蒙古要求臣服者履行投诚义务,而对于不臣服者则意味着毁灭。
富川瑶族自治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提供的信息显示,当地计划以现有潇贺古道文化旅游度假区为基础,整合资源,将其升级打造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富川“十五五”文化旅游规划中,优化潇贺古道片区的旅游接驳体系已被列为重要内容。随着交通路网的不断延伸与升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潇贺古道,正以其崭新的面貌,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促进区域融合、带动边远乡村走向振兴的“黄金通道”。(完)
今年以来,从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问题,从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到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强调“中方作为东道国,将一如既往支持新开发银行运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向世界传递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忽必烈之所以犹疑攻宋,是因其所面对的南宋是一个巨型的农耕定居社会,它拥有不可轻忽的实力。尽管史料记载有限,但仍可以发现,当日谏止伐宋者,不乏其人。郝经在灭宋问题上即持反对态度。1256年,郝经应忽必烈之诏去往开平,“进七道议七千余言”,认为“宋不足图”。1260年,蒙古内部情势不稳之际,忽必烈派遣郝经出使南宋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