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胡愈之等中国文化界人士远赴南洋,帮助侨胞办报办刊,为《星洲日报》《南洋商报》等华文媒体供稿,使其成为团结抗战有力的舆论工具。
“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成员国始终致力于加强团结协作,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他说,随着国际形势深刻演变,如何不断丰富“上海精神”的内涵,使其更好契合时代要求,将是上合组织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是坚持协同联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将以《意见》印发为契机,持续强化沟通协商、信息共享、政策联动,形成一条心、一股劲,系统推进产业协作、生态融通。
2024年7月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后,中国正式接任上合组织2024至2025年轮值主席国。“上合组织在政治、经济、人文等诸多领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方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努尔加利耶夫说,“例如在人文交流方面,如今上合组织青少年美术展、联合考古、非遗传播等项目持续推进,为增进成员国民众之间的理解与认同提供了有力支撑。”
而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近日也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强调,“在全球地缘政治体系发生构造性转变和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上合组织为致力于稳定、繁荣与和谐共同发展的国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合作模式。”
6月28日,全球传动领域巨头——德国SEW集团赛威工业减速机(佛山)有限公司华南制造基地(一期)建设工程举行封顶仪式。该项目滚动投资累计超100亿元,是其在大湾区的核心战略支点,直指辐射亚太的高端制造枢纽;
“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健全。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分别达到181个和105个,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国家现代物流骨干网加快形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和未来产业。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和3.6个百分点。可以肯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地促进新动能集聚、新业态涌现、新产业壮大,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根基必将进一步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