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扩容升级蕴含重大机遇。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美元以上,超大规模市场体量稳步扩大,消费升级正处于关键时期,新需求牵引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投资机遇的过程。商品消费持续扩容提质,202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过50万亿元,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更加巩固,网上零售额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空调等销量均位居全球第一。服务消费正在成为新引擎,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县域消费品质提升协同发力,众多品牌将借势发展、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总台央视记者 陈俏:为了满足中短途的出行需求,今天,国铁上海局在启用高峰运行图的基础上,增开旅客列车230列,并组织动车组列车重联、加挂普速车厢,加强管内往返盐城、扬州、连云港等长三角热门旅游城市间的运力增补。国铁呼和浩特局今天加开了18列动车组列车和普速列车,满足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等地的旅客中短途的出行需求。国铁乌鲁木齐局也增开旅游专列,满足疆内游客饱览壮美秋色的出行渴望。
国庆假期,浙江杭州余杭区推出一系列丰富的农文旅体活动。在余杭区青山村,当地举办了一场露天音乐会。悠扬的旋律与乡野间的虫鸣交织,市民游客在自然怀抱中放松身心。在余杭区溪口村,游客们在乡村博物馆中,体验百丈竹编、梭织等传统手工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时值中国国庆中秋假期,多个商场推出节庆活动,品牌IP联名的游乐设施尤其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商场里面非常安全、干净,我的孩子们在这里找到了很多新玩伴。”埃及游客萨米(Samy)说,商场里的店员大多都会讲英语,沟通起来也很顺畅。
假日期间,铁路部门不仅在运力上做足保障,更在服务品质和出行体验上用心用力。上海站、上海虹桥站、上海松江站在各站区悬挂国旗,在电子显示屏上播放国庆标语,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增派工作人员和志愿力量,在电梯口、站台、候车室等关键点位加强引导与帮扶;开设上海虹桥站“网红”售票员游园特色服务窗口,新增两处充电吧台,使站内充电吧台总数达到四处,满足旅客便捷充电需求;联合医疗单位在上海南站开展义诊活动,组织开展国庆主题快闪活动和“唐韵中秋”系列演出活动,为旅客增添节日温馨与欢乐。
在四川之前,河南、内蒙古、浙江、江西的省级党委科技委员会已经亮相。河南、吉林和四川的省委科技委员会,都是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主任。
美国财政部本周早些时候也公布了新的反俄制裁方案,涉及俄罗斯以及中国等其他国家的300多家公司、银行和数十名个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表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滥施单边制裁贻害无穷,严重损害他国主权安全,造成人道惨剧,破坏产供链稳定。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美方制裁更是变本加厉。而这种乱舞制裁大棒的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成为世界一个主要的风险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