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嘉兴,“兑票热”的潮流正在持续扩散。在闻川画舫码头,操着各地口音的游客明显增多。“这两天外地游客特别多。”画舫驾驶员笑着说,“有位桐乡来的球迷告诉我,原本只是来看场球赛,发现门票还能兑换景区联票,特意多住了一晚。”
“还记得去年那则很火的新闻吧?‘离海最远的地方’迎来‘海鲜大丰收’,说的就是新疆渔业大发展。天山雪水养育的高白鲑,博斯腾湖中肥美的青蟹,阿拉尔盐碱水域里成群的对虾……在这个新兴的‘水产大省’,我这专业‘小渔民’能做的,可多喽!”李亦非越说越兴奋。
耿爽表示,巴以冲突几十年循环往复,让双方几代人生活在阴影之中。全面落实“两国方案”、实现巴勒斯坦独立建国,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避免类似人质事件爆发的唯一正确途径。
重庆东站开通后,南岸区敏锐抓住“流动”消费机遇,让出行票证成为文旅体验入场券。今年7至8月,南岸区31家商户联合推出“以轨换游”计划,凭7日内重庆东站出入车票,游客可享博物馆免费游、重庆国际马戏城四折票价、酒店住宿权益升级,以及龙门浩老街扩展街区下浩里清凉好礼等众多专属权益。
强化科技赋能,加快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一是建设高水平文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文化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协同体,聚焦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进研发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二是运用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鼓励文化企业探索“科技+IP”模式,大力发展数字文博、沉浸体验空间等新业态新场景,积极开发高品质数字文创产品。三是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的广泛应用,使之成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苏超”的现象级热度也激活了各地文旅体商消费,“赛事流量”不断转化为“消费增量”。江苏省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显示,“苏超”前六轮,线下监测的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等五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增长42.7%。
“目前这款空调累计出货超8万台,接下来我们还将陆续组织生产2万台。”美的南沙工厂生产计划负责人孙琦介绍,该款产品峰值月份产量在2.5万台,其他月份产量在5000至1万台不等。
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规模达到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展现出较强竞争力。移动分体式空调、服务机器人、泳池清洁电器、折叠屏手机、茶饮等来自中国的产品成为外国民众的消费新宠,中国品牌正在赢得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的青睐。圈粉背后,是中国产品的科技含量与文化底蕴,也是中国企业的拼搏进取与精益求精。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也将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