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国显示产业集聚了技术、产能、成本控制和本土供应链等优势,形成环京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四大产业集聚区。其中,珠三角地区产能占比最大。
“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5月启动以来,网民参与热情持续高涨,大赛第一单元主题“古都新韵”进入尾声。截至目前,大赛共征集参赛作品7万余件。“北京范儿”拍的是视频,展现的是立体化的北京,蕴含的是北京范儿的精神内核。大赛充分验证了“短视频+经济”“赛事经济”的巨大潜力,逐步形成“主流媒体引领、网络大V协同、普通网民共创”立体化宣传首都北京的新格局,现象级传播态势初显。
王宏志表示,国家能源局加快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有效满足了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1/5,保障了能源供应“量足价稳”。这五年,能源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有力带动了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也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东部地区用能中,有40%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老百姓充电更省心。
在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的安全巡检场景中,巡检工人拍照提交后,字段 Agent可逐一识别照片信息,再由 AI完成从隐患描述到整改建议的多环节分析,整改通知还会通过自动化工作流推送到部门负责人、整改人,直接降低事故率。
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行业科技创新跑出了“加速度”,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进一步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有力推进核心技术装备“补短板、锻长板”。在核电、新能源、电网等重点领域已经实现了国际领跑,为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转型、建设能源强国发挥了引领支撑作用。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科技创新的成就。
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气象台25日17时20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26日夜间至27日夜间,北京部分地区将出现6小时降雨量7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量100毫米以上的强降水,山区及浅山区可能出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低洼地区易出现积水,请注意防范。
质量强国建设步伐坚实,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质量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十四五”以来,国家层面推动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标志着宏观质量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全国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372个,形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备的质量服务网络。五年来,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生活性服务、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分别提高到85.86、81.33、81.62,反映出我国质量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稳步提高。同时,通过开展质量强企强链强县行动,累计实施重点攻关项目4271个,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1.8万个,有效增强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质量提升行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产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