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何念参加了文旅部新时代舞台艺术创作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这个班的很多同学都参与了此次晚会的创作。而他之前导演的《浪潮》等主旋律作品也深受年轻观众喜爱,因此被相关人士关注。此次晚会,他也力图把自己多年的戏剧舞台实践融入这台晚会的创作之中。
“刚开始治理时,到处都是沙丘。风沙大的时候,人只能蹲着,不然沙子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夏天干活炎热,光膀子得晒掉一层皮,新皮长出来又接着晒,又掉一层,一年至少掉两层皮。”项目负责人宫宏斌回忆起施工的艰辛,仍感慨不已。“种树更是难上加难,流沙里树苗很难存活,我们只能种了死、死了再种,反复尝试,才换来如今这满眼的绿色。”
“陆九三阅兵”迅速登上岛内媒体热搜,数十万岛内网友实时观看阅兵,还有更多人直接观看央视新闻等新媒体平台直播。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中天新闻、三立新闻网新媒体平台账号等以“全球瞩目!陆九三大阅兵登场”等为题直播阅兵盛况,岛内政论节目围绕九三阅兵报道解读,多位岛内时事评论员惊叹“九三阅兵震撼世界”“不管内行外行都觉得很精彩”。台湾《旺报》刊发社评指出,“九三阅兵,台湾人与有荣焉”。
展览突破了传统展陈模式,创新性地以群众支援前线视角,通过聚焦基层群众的抗日活动,展现全民抗战力量,突出黑龙江民众对东北抗战的支援和贡献。同时,本次展览突破了传统抗战史展览以军事斗争为主线的单一视角,增设隐蔽战线单元,不仅呈现了东北抗联将士浴血奋战的壮举,更凸显出黑龙江在连接国际反法西斯战线中的独特地位。
如今,1937年7月28日下午2点30分,佟麟阁牺牲的时刻被永恒地凝固在佟麟阁路北口铜质怀表雕塑上。停摆的指针,如同历史的坐标,成为缅怀英雄的时间刻痕。怀表旁,一座书页形状的铜质雕塑上,书写着佟麟阁坚持抗战的事迹。
那烽火连天的岁月,华夏大地山河破碎,风雨如晦,日寇铁蹄肆意践踏,生灵涂炭。在这关乎民族存亡的至暗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如一座坚不可摧的桥梁,将全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海内外中华儿女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空前团结,共赴国难。工人毅然放下手中工具,拿起保家卫国的武器;农民走出田间地头,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知识分子投笔从戎,以热血书写救国篇章;商人们毁家纾难,贡献自己的力量;海外侨胞踊跃捐款捐物,远渡重洋投身救国洪流。全民抗战的磅礴力量,如汹涌怒潮,让侵略者深陷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那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走出宴会厅时,国际友人柯马凯始终心潮澎湃,这句话久久回荡在他的脑海。他的父母在中国相识,共同参加工业合作社运动,为中国的外语教育和对外友好交流事业倾注心血。“阅兵仪式上,维和部队方队走过,我心中涌起深深的感动。我想,这就是命运与共,这就是共同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