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历史性跨越”。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系统梳理回顾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形成和发展、核心要义、原则要求,以详实数据和大量事实全面展现新时代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取得的伟大成就,强调“找到了一条在边疆地区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正确道路”。
一种资源就是一张名片,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水晶在东海,也是如此。如今,在巴西、乌拉圭等海外水晶产地,还活跃着1万多名东海“淘晶人”,国内也有不计其数的东海人长期往返20多个省市采购原石。
如今,乡城的光伏项目不仅是绿色能源的重要来源,更成为推动生态修复、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利用光伏板“遮阴、集水”的特性,当地配套建设蓄水灌溉系统,实施退化草场分类治理,构建“发电、集水、储水、灌溉、种植”一体化光伏生态系统,实现了“降蒸发、均水源、保水土、复生态”的综合效益,成为甘孜州“光伏+生态治理”的典型示范区。
踏入小镇,国际航标管理人员们感受到自然与科技共生的空间格局。小镇依托黄石山、永强塘河“一山一水”的生态优势,构建起“科创+景观”的双重吸引力。而在眼视光探索馆、瞳趣视界科普馆等场馆,学员们沉浸式体验眼健康孵化产品与智能场景,了解中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的前沿探索。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转入飞虎奇兵馆,展柜中一枚厚重的飞虎队铜鹰标识格外引人注目。这只展翅的雄鹰,曾是抗战时期最令人感动的符号之一。展览资料显示:这支由美国志愿人员组成的航空队,在1941年至1942年间,为保卫中国西南地区的空防和至关重要的滇缅补给线,与日军展开了英勇搏斗。这枚铜鹰不仅是军事标识,更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象征。它无言地诉说着:中国的抗战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与世界正义力量紧密相连。当绘有鲨鱼嘴图案的战机翱翔在中国天空时,它们带来的是希望,是全球正义力量共同抗击法西斯暴政的坚定信念。
“今年前8个月,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80万标箱,同比增长2.2%,完成货物吞吐量1.99亿吨,同比增长7.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8659万吨,同比增长11.7%。”江苏太仓港口管委会发展服务局局长方健介绍,太仓港已成为长江沿线最大的外贸港口,为江苏乃至长江沿线城市外贸保稳提质提供了重要支撑。
活动现场启动了松江“同心荟”6G产业专家服务站,来自市经信系统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的30位党外专家受聘入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