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我在想,是不是儿子的卡被盗取了,就让儿子把存款信息发给我看。”孔女士给儿子发微信要存款截图。她发现截图显示45万元还在账户上。
据统计,2025年1月-6月,黑龙江省接待游客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3.8%;游客出游总花费1933.7亿元,同比增长25.8%。(完)
立案后,法院根据当事人意愿,委托“总对总”单位的调解组织进行先行调解。调解当天,刘某代表夫妻二人前来调解。调解中,刘某只是笼统表示不认可李某的主张,认为诉请金额过高。调解员指导刘某填写要素式答辩状。在填写过程中,刘某逐渐厘清思路,表示认可理赔款,但对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保险费、律师费有异议,并提交了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等证据。因双方就赔付金额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未成功。调解员在调解结案报告中记录了相关情况供法官参考。案件转入速裁团队,法官以要素式诉辩状为基础,参考调解结案报告,将争议焦点细化为保险费、违约金、律师费的合理性及计算方式,并组织双方进一步提交证据、发表意见。庭审过程中,法官再次组织双方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张某、刘某半年内给付李某理赔款及违约金,李某放弃保险费和律师费的主张。刘某感叹:“我第一次打官司,也不懂法,答辩状示范文本让我知道了怎么回应对方,参加诉讼心里更有底了。”
艾某为菲律宾籍,与丹麦籍的托某在天津市武清区登记结婚,并育有一女,婚后双方共同居住在武清区多年,后因感情不和等原因分居,女儿一直跟随母亲生活。现艾某诉至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法院,要求解除婚姻关系,并要求托某支付离婚经济补偿、婚生女抚养费。
7月3日电 据最高法官方微信消息,为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最高人民法院于2024年3月4日会同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针对11类民事纠纷,制定表格化、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试行),助力人民群众诉讼更便利、解纷更高效。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再次就推广应用部分案件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联合印发通知,自2025年7月14日起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广应用67类示范文本,其中,新增56类,修订第一批11类试行文本,囊括刑事(自诉)、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海事、行政、环境资源、国家赔偿、执行等9个领域。各级人民法院会同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坚持从便利人民群众参与诉讼、实质性化解纠纷为出发点,推广应用示范文本,在做深做细上下功夫,坚持示范文本应用与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先行调解一体落实,持续做优辅导服务,做细应用指引,做深智能辅助,做实提质增效,示范文本应用成效持续显现。为进一步加强示范文本的推广应用,本次发布10件典型案例,覆盖买卖合同、物业服务合同、离婚、保证保险合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民间借贷等常见多发纠纷,充分展现示范文本在助力综治中心化解纠纷、便利群众参与诉讼、促推立案、审判质效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呈现出以下特点:
王某在线提交要素式答辩状后,承办法官发现,王某对邢某主张的借款事实无异议,但对诉讼请求中的剩余借款本金有异议,主张其近期已以现金形式当面偿还了全部借款。法官通过王某提交的答辩状,迅速定位双方争议焦点为王某是否已偿还全部借款。此外,通过查看诉辩状及相关证据材料,法官发现王某借款时系通过支付宝收款,且两人不在同一城市生活,王某答辩已当面偿还现金似不符合交易习惯。考虑到双方对此分歧较大且身处异地,经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组织开展线上调解。
在她看来,这种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中乌两国政府之间的紧密合作。这些合作不仅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也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