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看到,在溪水边的绿道上,矗立着“解元”“会元”“状元”等多座牌坊,展示了黄公度等21名状元的生平事迹,还有15名莆田籍院士的事迹介绍。沿着绿道一路前行,就像穿越了一条古代“赶考之路”。
7月16日,湖南庆泰烟花制造有限公司、浏阳市颐和隆烟花集团有限公司签下长沙市首张“湘林碳票”认购协议,分别认购了50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完成10万元的碳票交易。两家企业负责人表示,购买碳票既是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具体行动。他们将企业收益反哺生态建设,探索“烟花燃放+碳补偿”模式,推动花炮产业绿色转型落地见效。据介绍,自2024年起,湖南稳步推进“湘林碳票”工作。截至目前,“湘林碳票”已委托挂牌交易32.7万吨,实现交易1135宗,成交量3.167万吨,成交金额316.71万元;同时,全省通过湘林碳票抵质押融资合计超1300万元。
业态跨界“链路闭环”,让文旅消费“火”起来、民生福祉“厚”起来。打破行业壁垒、拓展产业边界、开辟融合赛道,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突出高能级主体培育和高品质产品供给,构建“系统思维贯通、多元主体协同、全链跨界串联”的长效机制,激发内容共创、主客共享、价值互哺、双向奔赴的“链式反应”,让人民参与、人民满意、人民受益。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被称作来滇游客的最后一站,客人来滇旅游后大多来此选购鲜花寄送亲朋好友。从花田、花市到花都,从对手交易、电子拍卖到鲜花电商崛起,从推着小车送花到冷链物流送达全球……斗南小镇用40余年时间,让鲜花“绽放”出交易量和交易额两个超百亿的“浪漫经济”,带动了游客数量大幅跃升。当文旅与农业、体育、工业等多元业态跨界融合,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的产业链条闭合,文旅发展成果真正转化为人民可感可知可触的获得感幸福感,文旅产业作为民生产业与幸福产业的“含金量”才得以彰显。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在晋江,纺织、鞋服产业年产值超4000亿元(人民币,下同),2024年外贸出口额达753.73亿元,同比增长6.47%。本土运动品牌361°的5G智慧工厂数智运营中心内,服装智能车间数据看板显示整个工厂的生产数据,企业智能化改造让生产效率更加高效;正在加速建设的安踏全球智慧创新产业园项目,将集合十余条智慧生产线,以及多个创新研发基础设施……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对记者表示,自5月8日以来央行政策利率(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并未调整,本次LPR报价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央行在5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出台实施的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其传导渠道和成效影响也需时观察。
“经销商的压力不仅来源于返利时间问题,还有返利形式等问题。”一位汽车经销商负责人坦言,全额现金返利的形式有利于缓解经销商压力,资金经销商可以自由调配,只有少数厂家是以这种形式给经销商返利。而多数厂家选择部分现金返利部分转为车款,或是全部转为提车款或相关用途。
在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营员董颢涵对玉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特意购买相关书籍,“我要把这些知识带回家,也让日本的同学看看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