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海南省实有民营经营主体360.44万户,占全省经营主体的97.54%,其中民营企业93.72万户。民营经济组织已成为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负荷4次突破历史新高。在国家电网经营区,6个区域电网负荷同步创新高,是近8年来首次。对于近期电力保供“成绩单”,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这样总结:“能源保障‘顶住了峰、兜住了底’。”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补贴资金通过“民政通”(含小程序、App)以电子消费券形式按自然月发放,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在购买养老服务时,可以在消费券额度内按比例抵扣相关费用。
十二届四川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有多个重要议题,包括“学习中央科技委员会有关会议精神”“审议《省委科技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文件”。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天津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出席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
事实上,嘉兴南湖机场的立项与建设属于在拥挤的空域中“见缝插针”,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嘉兴地处上海与杭州之间,距离上海浦东、上海虹桥、杭州萧山、无锡硕放等大型机场,均在百公里半径范围。类似区位的“最强地级市”苏州,就一直未能实现建设属于自己的机场的梦想。然而,嘉兴南湖机场另辟蹊径,定位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兼顾民航运输,成功绕开了障碍。
今年2月,南京宣布新的南京马鞍机场落址于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建成后南京将成为长三角地区第二个“双机场”城市。南通新机场作为上海第三机场也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沪苏南通新机场公司已经成立,一旦建成,上海有望成为全球民航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