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向社区发出海啸警报外,教科文组织还通过多项关键举措增强沿海社区韧性。“为海啸做好准备”计划已在43国实施,通过制定疏散预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和建设本地预警系统推进防灾培训,并定期组织全规模疏散演练以检验预警系统有效性和提高居民防灾意识。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近海7月30日发生8.8级海底地震。此次地震强度达到自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有记录的最高震级,也是1900年以来10大强震之一。地震发生仅10分钟后,教科文组织协调的“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即向风险最高区域(特别是俄日两国沿海)发布首轮预警。相关国家预警中心迅速转发,多个国家随即启动疏散方案。
去年以来,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对设备更新补贴范围、标准、流程作出安排,引导设备向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转型;申请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补贴资金,累计推送再贷款项目4369个,签订贷款合同633亿元,有效带动社会资金投入。
可能您会关心,雪豹“凌小蛰”已经被人类照顾了这么久,未来是否重返自然。专家告诉我们说凌小蛰的神经受损很难完全治愈,又因为它受伤时年龄太小,完全没有学会野外生存技能,即便恢复后也不满足放归自然的条件。
如今,全功能流动服务车取代了马队,还配备了通信设备和便携式终端,每年沿着固定路线穿梭在高原牧场、农家,把取款、贷款、转账、开卡等服务送到农牧民家门口。
1937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八路军总部及所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主力顺利在韩城芝川渡口登船,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
参军16年,郭强平曾8次登上高原驻训、执行任务,被评为“全军备战标兵个人”。郭强平说:“无论风雪多大、路途多险,当祖国需要时,我们定会冲锋在前。”
这些年,郭强平一直带领连队官兵战风雪、斗缺氧,坚守在巍巍高原。连队合成转型面临的考验诸多,体系练兵、高原驻训、实兵对抗演练……感受到“本领恐慌”的郭强平带领全连官兵进战位、研战法、精武艺、强技能。在冻土遍布的驻训场,他白天带队构筑掩体、冲坡夺点,晚上加班撰写高原课题研究教案。郭强平带领官兵攻克多个瓶颈问题,探索出一专多能、多专多能的训练路子,连队许多“六边形战士”冒头露尖,涌现出一大批精武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