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第二产业新设96.5万户、第三产业新设1171.2万户。截至6月底,全国在册“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企业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的40.2%。
5年前,擎朗智能开始进军海外市场,本以为凭借先进的技术储备能大干一场。但出人意料的是,日本合作方多次反馈:“有点卖不动。”
据了解,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和装机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人形机器人发展领跑全球。当前,业内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正在快速走向海外,不仅扩大了国际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也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方的关注。
研究起草《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谋划组建相关产业基金、设立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持续完善、接续落地。政策引导下,各类创投机构、股权投资基金加速布局。
高黎贡山/独龙江站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内,站址海拔2223米。基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的学科布局与该站的科学定位,主要针对高黎贡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态安全等开展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研究。
对此,靖边县创新推出“1+1”改造模式,即业主自筹资金自主实施外墙保温砂浆等部分工程,政府利用上级补助和配套资金,通过招标实施屋面防水、楼梯间改造等核心内容。“以户均算,业主自筹从原来的2万多元降到5000元左右,政府投入的844万元中标资金能覆盖更多关键环节。”李晨平说,这样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让资金“花在刀刃上”。
2025年大会期间,举办的一场机器人创投主题交流会现场同样是人气满满。据业内不完全统计,2025年年初至今,我国机器人行业共完成投融资534次,金额达743.59亿元。其中,与人形机器人有关的项目投融资就有96次,金额达265.49亿元,相比2024年全年增长近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