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至15日,2025第25届北京艺术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罗彩琴携多幅新作亮相,其中一幅名为“台北101”的油画引人注目。画中朦胧的蓝色基底与建筑轮廓交织。罗彩琴解读,“台北101大楼是台湾的标志性建筑,把它放进画里带来北京,意在表达‘我来自台湾,却与大陆紧密相连’”。
茎秆直立,有明显纵棱;叶片狭长,薄而滑,表面有一层白色绒毛。生长在荒坡、旷野、路旁、河滩的蒿草,给城乡增添绿意的同时,却让许多过敏体质者“痛苦不堪”。有人在朋友圈晒出综合性过敏原检测报告单,对着标红的“艾蒿”结果,发出“毒死我算了”的感慨;还有人四处搜寻“偏方”;社交平台上,蒿草过敏“保命”指南亦广为传播……
盐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后,一直在探索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新路径。“盐城持续加强国际生态合作。”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盐城加强与剑桥大学、韩国庆北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等国内外科研单位、NGO组织的合作,共商筹建世界遗产联络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国际朋友圈,主动参与全球生态治理话语体系构建,为谱写全球湿地保护新篇章作出“盐城贡献”。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适合观星的地方,现在受光源影响,又要去找下一个观测点。”经常有天文爱好者在网络上分享遗憾。大量案例显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有些原本条件优良的天文台被光害影响,无法再进行科学观测研究。冷湖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管委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田才让说:“在许多人的认知中,灯火辉煌是城市发达的象征,但对依靠星空资源发展旅游的地区而言,需要寻找一条向‘暗’发展的道路。”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王艳莉经常留意各地清除蒿草的相关新闻,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目前,政府带头清除蒿草类的植物,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记者了解到,对一些人来说,国家发补贴是好事,不过相对养娃的整体支出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宝妈李敏(化名)告诉记者,半个月前她就在支付宝上申请了育儿补贴,儿子出生于2024年2月,算下来能领7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