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和平环境来汇聚发展合力。时代赋予和平更宏阔的意涵,其意义早已超越“没有战争”的被动状态,更体现为对包容、开放、合作、信任的积极追求,推动各国在安全、经济、文化、全球治理等各领域通过对话协商寻求共识,凝聚力量。
随着中轴线申遗成功,先农坛的整体性保护与活化利用迎来突破。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表示,先农坛的保护工作正从聚焦文物本体,扩展到对周边环境及历史格局的系统性整体保护,未来随着更多区域开放,将向公众呈现风貌更完整的文化遗产。
实现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是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必然选择。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指出,没有可持续发展,就没有和平。
2025年9月1日,在中国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赢得与会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广泛共鸣。
乡城县文化馆馆长格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疯装”融合了藏族传统服饰、唐代宫装、纳西族百褶裙的多元特色,是川滇茶马古道促进文化交流的实证,更体现出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健全专项协调机制,深化“政会银企”“公检法司”等机制,缓解融资、权益保护等难题。截至2024年底,“政会银企”机制累计服务企业12.11万家(次),提供信贷超6600亿元。
在那九原板荡、百载陆沉的年代,中国虽然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远超日本,但经济基础脆弱,工业总产值不及其四分之一。日本军国主义为转移国内发展危机,将枪口瞄向积贫积弱的东方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