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国际视角阐明扩大内需的科学性必然性,深刻指出:“从国际比较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客观上早有调整的要求。”
例如,历史上,智利的民生福利很大程度依赖于铜矿产业。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铜矿工业,铜矿产业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这也是智利在殖民史或全球史中的独特经验,同时从自下而上的工人运动、工会运动中得到了启示。
“有序,就是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转型发展涉及面广、改革任务重、触及利益比较多,要把握好发挥固有优势和转型发展的平衡,注重新旧动能转换的过渡和衔接,以新化旧、循序渐进,不要一哄而上,‘金娃娃’还没抱上就先把吃饭的家伙扔了。”
盛夏炎热,蝉鸣荔熟。在广东陆丰市,国潮歌舞《给“荔”陆丰 鲜达全球》和非遗钱鼓舞原创节目《鼓荔飘香》,为荔枝在海内外热销增添了别样文化味。在广西合浦县,荔枝丰收嘉年华主会场举行荔枝使委任仪式,重走古代“荔枝道”,以荔枝为媒架起合作桥梁。小小荔枝在文旅活动加持下,让“甜蜜经济”火出新高度。
国际铁路联盟客运部主任贝特朗·米纳里说,中国高铁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创新能力,他还列举了CR450动车组的例子,“中国高铁目前运营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不远的将来,最快的高铁商业运营时速将达400公里。虽然目前尚未正式运营,仍在试验阶段,但这说明中国高铁技术在不断进步。”
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让荔枝这个曾经的“奢侈品”成了大众消费品,也点缀了文娱生活。荔枝“离枝易腐”,在古代,产区外的百姓难得一品,甚至知之甚少。今时今日,依托先进的冷链技术和密集的物流网络,南方鲜果能高效跨越千里长途,走进千家万户。超市柜台,热卖的“妃子笑”让人们想起贵妃轶事;朋友相见,“日啖荔枝三百颗”增添了聚会气氛……种类繁多的荔枝,不仅是美食盛宴,更是一道文化大餐。
读懂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在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上下功夫,能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探索更多融合互促的有效机制,推动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双向贯通,写好人文经济学这篇大文章,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活力与动能。
《手册》选文的作者之一、玻利维亚前副总统阿尔瓦罗·加西亚·利内拉最近在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CLACSO)的第十届年会上作大会发言,他提示,当代拉美右翼政府时常动用破坏民主机制的手段,这是因为一直以来的自由民主机制在声称代表人民意志的同时,实际上维护了精英的权力结构;所谓民主制度往往掩盖了深层次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导致边缘群体处于被剥夺的状态。自由民主未能满足底层民众需求,导致了更多的民粹主义和威权主义倾向。加西亚·利内拉认为,这种趋势既是对拉美民主失败的反应,也是民主失败的产物。面对这种民主失效的现状,未来三十年大概都不会见分晓,仍然会是左右翼之间的争夺和拉锯。直到真正的力量集结、再次掌握政权,形成完全不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