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介绍,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国家重大战略。上海抢抓战略机遇,深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创新企业、产业规模、人才数量“三个倍增”。2025年一季度,上海全市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孟扬介绍了总局近期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整治影响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突出问题等有关工作。他指出,总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强化反垄断监管执法,提升投资并购审查效率,为广大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和更广阔空间。
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走入网球馆和网球场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在郑钦文夺冠后更加明显,其中尤以青少年人群为多。
对西北城市来说,机场的作用尤为重要。西北不沿海,也没有内河航运。依托铁路和机场打造枢纽,形成开放门户,无论对区域还是全国而言,都具有经济与战略的双重意义。
国铁集团副总经理王立新介绍,我国主持制定了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领域全部13项系统及国家标准,完善了高速铁路的全球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同各国的合作。如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雅万高铁,将雅加达到万隆间的旅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6分钟;连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开通运营3年多来,累计发送旅客约1100万人次,极大地方便了沿线人民出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根据中央组织部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10027.1万名,比2023年年底净增108.6万名。党员规模跨越“亿级”,这一历史性变化既体现了党的强大凝聚力,也对管党治党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党员队伍持续壮大、组织网络深入拓展,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自身建设任务更加艰巨而紧迫。越是如此,越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时刻保持清醒,防止在喝彩赞扬声中迷失方向。
此后,“永巨”矢志不渝,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公私合营,合并八家企业,改称阳泉市阀门厂,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制为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再到2021年响应国资国企改革,“落户”阳泉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这家百年国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改力度,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如今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一是着力打造敏捷高效的产业创新策源地。瞄准技术前沿,推动智算、语料、基模一体化布局。智算底座不断夯实,构建全市智能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服务平台,更好满足各类创新主体算力需求,预计到今年底,全市智算供给能力将超100EFlops。语料数据加速汇聚,成立全国首个专业化语料运营平台,探索“众包、众创、众筹”机制,成品语料超1800TB,发布《语料库建设导则》等5项首创标准。基础大模型迭代突破,形成“1+3”开源与商业并行体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稀宇科技、阶跃星辰、商汤聚焦开源、AI Agent、多模态等加速商业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