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十五五”时期作为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决胜期,其历史方位的科学把握与体系优势的巩固扩大,对于把握战略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
6月1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陈政高同志多位亲友处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部长、党组书记陈政高同志,因病于2024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旅游规模的扩大得益于两国政策的支持。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俄两国元首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早在2012—2013年,中俄就互办了旅游年。2024年5月,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出席2024—2025“中俄文化年”开幕式,中俄旅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9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外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外国游客在华办理住宿登记、支付、通信、获得语言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度显著提升。两国航空公司还通过加密部分航线、提升航班频次以满足两国旅客出行需求。据俄方统计,2024年10月底至2025年1月底,中俄间固定航班执飞班次达4600余次,平均每周380余次。签证政策、入境管理、旅游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等一系列利好,令双向人员往来通道更加顺畅。
中国煤矿文工团成立于1947年东北解放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2005年,加挂了“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的牌子。2018年9月,转隶到文化和旅游部。
持续释放丰富人才资源优势。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本出路在于培养和集聚一大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科学家、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我国在核心人力资本领域的投入占GDP比重仍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十五五”时期,应将教育、科技、卫生、职业培训等整合为“广义人力资本投资”,强化目标刚性约束,设立“公共人才事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预期性指标,确保人才相关支出增速高于财政收入增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和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逐步建立多层次的人才资源和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十五五”时期巩固扩大这些体系优势,将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加强教师素质培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60亿元,支持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教育阶段开展教师培训。例如,支持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每年引导各地培训校长教师超过100万人次;支持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8%,比2019年高出23个百分点;支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安排专项经费,强化高校思政工作专门力量建设,支持高校加强青年教师数字化教学培训、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培育、师德师风基地建设等。
负责营养膳食指导的裴素萍曾4次参加阅兵保障。这一次,她可以根据系统中收集的数据,分析官兵饮食营养结构,针对性开展膳食服务指导,并定期邀请供应商和伙食单位,讲评饮食误区、介绍营养需求、交流烹饪技巧,既宣讲膳食营养搭配,又提升食材运用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