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南侨机工的赤子功勋和爱国情怀,2015年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开工建设,两年后面向公众开放。目前,馆内珍藏的2000余件南侨机工文物史料实物和1200余张历史照片,成为80多年前3200余名海外赤子与祖国血脉相连的深刻见证。
二十余年来,她带领台湾画家赴大陆各地交流数十次,也多次邀请大陆画家赴台参展。“大陆同行心地善良,我们坦诚相待,很自然就走到了一起。”罗彩琴说,随着交流的深入,初心逐渐沉淀为更坚定的信念,“想用艺术消解隔阂、拉近距离,让两岸联结更为紧密”。
太平铺内,傩师佩戴面具,呈现傩戏、傩舞,为远行车队祈福太平;界亭驿里,“界亭茶工”示范《炒青三诀》,游人体验揉捻新叶,细品茶酒双绝;马底驿中,石磨轻转豆香漫溢,“豆腐西施”指导游客推石磨、点卤水;辰阳驿码头边,鼓声三响,老船工领唱沅水号子……体验活动集驿道军事、茶文化传承、非遗美食于一体,带领游客“行古道·品茶韵·承文脉”,打造沉浸式文旅样本。
人们常说“时光如梭”,织布的梭却在实际生活中逐渐退场。收集2.3万个梭的传梭博物馆馆长郑芬兰,十几年前受邀在浙江省文化馆办展,意识到她经年的“寻梭之旅”缺少影像记录资料,而捐赠梭的很多手艺人已经离开人世。“郑馆长认为,很多手工艺的根在乡村,记录中国传统纺织手工艺是一个很急迫的事情。”傅梦帆说,成立传梭博物馆,想连接的不是各种梭子,而是人和人、人和乡村的故事。
下一步,金山区在与乐高双向赋能方面有很多想法和打算,比如结合滨海嘉年华、古镇过大年、金山蟠桃节、枫泾水上婚典等特色项目,另外还将推出更加多元化的乐高+住宿文旅套餐,比如凭乐高门票或乐高年卡免费游玩朱泾花开海上生态园。
近日,跟随“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集中采访活动,“统战新语”走进这座种棉大村。地里的棉花已经进入吐絮期,还有10天左右,村民们就将迎来收获的季节。
棉花是这座小城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丁红山看来,种棉花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生活的根本”。各族群众协作,让棉田稳步增产,也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踏实。(完)
当有人被食物噎住,不少人会用力拍打其背部,然而这样可能让食物嵌得更深,加重气道堵塞。正确的急救方式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抱其腰部,双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直到异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