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长期库,按照要求,这个房间里的中药种子,50年后取出来依然要保持生命活力。”站在一扇厚重的铁门前,成都市温江区知联会会长、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药种质资源库技术负责人裴瑾一边介绍,一边检查房间的温度湿度指数有无异常。十多年来,她和团队用心血与汗水搭建起了这座中药的“诺亚方舟”。
要“见物”,也要“见人”。在2015年12月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城市工作的重头,不能见物不见人。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市场监管总局坚持打建结合、管服并举,主动出击,坚决整治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问题。一是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助力化解供需矛盾。加强源头治理,从供给侧发力,严格14类27种重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准入管理,统筹企业增量和存量,严格安全、技术、质量等审批要求,提高市场进入门槛,减少过度进入,防范低质恶性竞争。二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公平竞争秩序。加大网售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力度,2025年计划抽样批次较2024年增加70%。推动开展10种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标识核验试点工作,督促平台经营者加强产品入驻审核,遏制假冒伪劣行为。开展电动自行车、燃气用具、建筑保温材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守好质量安全底线。三是加强助企服务,帮助提升产品质量。组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活动,“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对电线电缆、钢筋、摩托车、储能电池等企业、产业实施精准帮扶。探索推进产品质量分级试点工作,构建产品质量分级标准体系,倡导优质优价,引导企业有序竞争。
在实际应用中,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扫描新版商品二维码,可以安全可靠获取商品详细信息,如使用说明、维修指南、保质期,以及企业的营销、服务信息。特别是对于预包装食品,消费者扫码可以直达数字标签页面查看营养成分、配料表、检测报告等相关信息,彻底解决包装面积受限难题,实现透明、安心消费。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总工程师 李建辉:通过扫标准二维码,可以获得产品的原产国,以及进出口的报关单号等全链路的溯源信息,也可以展示多种的语言标签,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让消费者获得更多产品信息。也让全球的消费者对中国产品信得过,更放心。
该示范区管委会审计法务部副部长员淼告诉记者,“综改示范区集聚了大量数字经济和互联网企业,从业人员具有年轻化、成长性强、紧跟潮流、工作节奏快等特点,我们探索了定制化普法新模式,以互联网法律法规作为宣传核心,融合创意集市的趣味与互动性,让高品质法律服务走进互联网企业员工身边。”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