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个倡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与会各方高度评价、积极支持,认为这“正当其时”?来看记者刚强的现场观察。
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又一重大全球性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为引领全球治理变革贡献的新理念,是对现行全球治理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和创新完善,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机遇、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青校媒调查中,26.96%的受访大学生出于“缓解对未来的焦虑”而购买知识付费产品。“身边有同学囤很多课,但我觉得没必要,除非是自己明确需要的,否则购买后利用率也不足。”李博宁坦言,自己虽未跟风囤课,却有“买了不学”的闲置情况——付费电子书是主要“吃灰品”,“买的时候觉得内容有用,但看了一部分就没有恒心保持下去,一方面是习惯纸质书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有些内容也没达到预期”。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积极倡导‘上海精神’,在参与全球治理中展现出一种新的国家间相处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各国间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对那些致力于为本国人民谋求最大发展福祉的国家来说,‘上海精神’必然会引起巨大共鸣。”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记者罗曼·齐斯金认为,“上海精神”与各国追求和平发展的理念是相通的,是指引不同国家友好相处的一种建设性方式。
协同发展,下好“一盘棋”。今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万亿元,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破”与“立”。“破”,是在市场监管领域,通过统一执法标准、统一监管队伍、统一追溯体系等,有效破除地区分割;“立”,是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探索“研发在飞地、制造在本地”等有益尝试,让资源要素充分流动。这样的破立并举,值得借鉴参考。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夜游锦江的火热,是中国夜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2025年初,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景区、文博场馆开放时间,通过多种方式做好夜间开放保障”。
王一新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王一新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终止其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