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4.4%左右。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涌现出一批高水平原创成果,上海科学家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8篇,占全国29.6%。
加快科技创新,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汇聚5000多项优秀科技成果,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除了国际航线网络的短板,乌鲁木齐也缺乏国际顶级航司入驻。国泰航空凭借座舱、餐食、服务等方面的表现,建立起国际品牌形象,常年与新加坡航空、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这样的顶级航司保持同一水准。通过国泰开航,乌鲁木齐有望在国际市场引起更多关注。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省份,近年来,江西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还依托中欧(亚)班列,打造“出口+过境”特色品牌,西行货物涵盖电子产品、机械配件、日用品、二手车及化工品,东行则以小麦、铁合金、钾肥等为主,持续巩固国际班列“重去重回”良性循环。
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或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行,覆盖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明显提升。
在与记者的对话中,蒋平安多次回忆起20世纪90年代新疆各族群众种植棉花的情景,“辛苦”“棉花产量低”“经济收入少”等成为那个时代的代名词。在谈起如今新疆天山南北的棉田时,“科技”“高产”“改变”成为高频词。
同时,港口着力提升关键节点支撑能力,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与“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双向联动持续增强。今年1月-8月,两个场站累计完成操作量41.33万标箱,连云港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610列;新亚欧陆海联运数据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合资设立霍尔果斯电子口岸科技公司,相关项目入选2024国家级数字化转型工程,“连云港-塔什干”线路获评国家铁水联运品牌案例,显著提升东亚至中亚物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