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转战千里至柏林的毛岸英,以柔弱之躯全程经历苏联卫国战争的女记者胡济邦,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的美国飞虎队,把宝贵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叶,南京大屠杀中竭力保护难民的德国商人拉贝……
答:电商平台在处理退款争议时,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审查程序(如未核实上传照片与商品是否具有一致性,未听取商家的申诉等),法律规定电商平台有保护商家和消费者权利的双重义务,违反义务给任意一方造成损失,电商平台应当承担责任。
我刚刚讲到网红知识分子,他们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他们重视情绪价值,重视叙事,重视人际关系的培养,这个拿到教育上是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是什么?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关系的培养,包括我们讲传道授业,“道”是一条路,路是过程,是旅行。古往今来,教育的初心就是旅行,旅行就是组队打怪,组队过程当中,老师是一个领导者,我们是一个团队。以前老师是高高在上地往下灌输,今天不行。今天老师的角色更像是伴读,陪伴者,或者叫陪练,但是也要带一些向导,因为你对“路”更熟悉。我很喜欢“路”这个词,路不止有一条,学生很喜欢“点”,你也要跟他讲这个“点”到“点”之间的路,而且从一个 “点” 到另一个 “点” 的路不止一条,如果光注重结果,就看不到一条一条的路,而老师是有他的优势的,这也是一个面向思维的教育。今天不是面向结果,而是面向过程、面向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
今天,像革命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前无古人的事业,绝不会一帆风顺,越是艰险越向前。
“我很喜欢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说英雄,谁是英雄啊?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习近平同志曾回忆在梁家河的山沟沟里读书时,所得到的那种强烈感受。
简单来说,帝都的知识分子实际上不能叫北京知识分子,是叫“首都知识分子”。首都人和北京人是两类不同的人,北京人是胡同里面出来的。我们见到大部分的北京的精英都是首都知识分子,不是北京人,而且对这个城市毫无感情。他们所关怀的不是北京,他们对北京没有兴趣。前一些年我带一个团队专门做上海和其他城市的比较研究,在天津、北京、成都等地开学术研讨会。最适合比较的对象应该是北京,但是找不到愿意合作的学术机构,北大、清华、北师大这些北京最牛的学校会说,我们是研究中国和世界的,研究北京觉得很掉份。中国社科院更是如此,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北京社科院,终于把这个会开成了。北京的精英从来和这个城市是没关系的,从民国的时候就这样,一直到今天,他们关心的是国家和天下大事。
我现在没有得出一个结论,我只提出一个问题:今天是不是一场新的白话文运动已经出现?这个白话文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比如媒体语言。今天大家都要玩梗,还有新兴的音频、视频,这是不是一种新的白话文呢?既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们能不能心平气和地来看看这个时代的变化。你能改变这个时代吗?改变不了,与其螳臂当车,不如就改变我们自己吧。也就是说,知识分子能不能和这个时代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