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洪救灾的现场,随处可见救援人员紧张忙碌的身影,在危急时刻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面对不老屯镇不老中学附近家中被困的老人和儿童,救援人员第一时间涉水进入,先将孩子安全抱出,随后利用皮划艇将行动不便的老人平稳转移。在冯家峪镇窑子洼村,消防员使用多功能担架,将被困的老人小心护送至安全地带。在石城镇四合堂村,消防救援人员在道路抢通后迅速深入,协助因停水停电停网而受困的游客有序撤离。
完整的产业配套犹如一棵参天大树的发达根系,是这座智能工厂向上生长的坚实底座。以工厂为圆心,半小时车程内就能找到组装一台车所需要的一半的供应商。如果将这个圈扩大至吉林省,每台车超七成的零件都来自这里。
上海海关成立前置货站工作专班,量身定制监管实施方案,积极保障前置货站项目顺利落地。在试运行前,松江海关已联合运营方成功完成近2万票出口跨境电商数据流测试,并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共同顺利完成3800余票实货测试,测试货物包括服装、玩具和电子产品等多种类型,目的地辐射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国家。
治理的触角还延伸到地质创伤的修复。2024年7月22日至24日,武都区遭遇1961年以来最强区域性降雨,持续暴雨冲毁了国道多处路段,泥石流裹挟着石块阻断交通,桥梁被洪流冲击得斑驳不堪,路基在浊浪中塌陷——当地居民的日常出行一度陷入困境。转折发生在2025年,全段3批14个项目接连获批,国道灾害防治、水毁修复及省道养护工程同步加速推进,重型机械在工地上往来穿梭,新浇筑的防撞墙如铜墙铁壁般守护着路面。
北京庞各庄西瓜代表了“地域品牌”模式。与其说它是某个品种,不如说是质量保障体系——在这片土地上按传统工艺培育的西瓜,都能享受“庞各庄出品”的金字招牌。不过今天的庞各庄西瓜早已与历史上的“贡瓜”断了血脉关系,品种经历了从黑蹦筋、大花苓到早花,再到京欣系列、御瓜系列的演变。
贺姗姗:依托遗址资源,打造集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研学基地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还原陵塔建造场景,利用数字碑亭让残碑“开口说话”;开设非遗工坊,使鎏金技艺、西夏瓷烧制重现生机……数据显示,2024年陵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67%,相关文旅收入突破3亿元,带动就业超2000人。
近年来,武都以水为脉筑牢生态底色,让白龙江成为万千生灵的乐园。沿着这条穿城而过的江河行走,山林间有金丝猴腾跃,茶园里飘着春茶的清香,古村落的石板路上游客与村民相谈甚欢……从自然生灵到人间烟火,处处涌动着绿色发展的韵律,恰似一曲绵长悠扬的“咏叹调”,在陇南山地间久久回荡。
当地时间7月28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阶段成果总结推进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2025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饥饿状况有所改善,但2024年全球仍有6.38亿至7.2亿人面临饥饿,五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万人面临灾难性粮食不安全状况,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巴勒斯坦加沙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