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抗战时期,诗人何其芳这样描述延安对青年磁石般的引力。全面抗战初期的两年,为了心中的信仰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多达4万余人。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最为珍贵的遗产之一,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当时,浙江还没有一处世界遗产,基础相对较弱,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起步也较滞后。200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西湖西进”工程点等地时,明确表示省里积极支持西湖综合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积极支持西湖申报“世遗”。2004年10月,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快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工作的步伐,培育世界级品牌的旅游产品”。2005年5月11日,习近平同志在对《良渚遗址保护考察团赴集安考察报告》的批示中指出,“我省在世界遗产申报方面尚属空白。‘申遗’是有许多条件的,也要下决心,花代价”。2005年7月4日,习近平同志对省文化厅、省文物局报送的《关于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的报告》再次批示:“请杭州市委、市政府继续推进保护和申遗工作。”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之前,习近平同志曾七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良渚遗址的考古和申遗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关于大运河保护,习近平同志深入现场考察调研。2006年12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考察中国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时,指出“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突出了还河于民、造福于民的要求,希望杭州用好运河这张‘金名片’,把运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习近平同志对申遗工作的关心指导、亲自部署和倾力推动,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介绍,一般情况下,收到蓝色预警信号时,要提前做好灾害的防御准备工作,黄色则表示除了做好灾害防御应急准备工作外还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当看到橙色和红色预警时,要积极做好应急工作和防灾抗灾抢险工作。
债券承销领域的强监管,只是金融业“反内卷”浪潮的一个缩影。近期,从金融机构到行业协会再到地方监管部门,纷纷加入“反内卷”阵营。
“我是喝着家乡水、受着乡亲恩惠长大的,现在有能力了,也要回报社会。”截至去年,胡自荣为社会各类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近百万元。
林光辉表示,雾峰林家宅园建筑本身也体现了“忠孝节义”精神,长期以来,这种家风家训影响着家族一代又一代人。“我们始终坚信有国才有家、爱家先爱国。”
数据显示,截至第八轮,“苏超”现场观赛总人数已突破100万,相当于坐满11个国家体育场“鸟巢”。其中,第二轮吸引5.9万余名球迷入场,场均9852人,超过同期中甲联赛的场均6467人;第三轮场均现场观赛人数破万,达1.5万人;第四轮场均突破2.5万人,再超同期中超联赛;第五轮至第八轮场均都超3万人,直追欧洲五大联赛之一的英超联赛。第六轮南京主场观赛人数达60396人,更是创下中国业余足球赛事单场观赛人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