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乘“数”而上、向“智”而行的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大国工匠的角色非但没有弱化,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反而更加迫切。培育基石栋梁,夯实微观基础,产业升级才能积跬步至千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聚焦这一主线,山东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大行动”,擦亮“花开齐鲁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支持3个县(区)开展共同现代化试点,7个模范集体、7名模范个人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获得表彰。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聚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山东深化政党协商,每年制定政党协商计划,完善知情明政、议政建言、协商反馈等机制,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加强参政党建设、充分履行职能,同时扎实推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研究山东(山东大学)基地建设,创新“7+7”理论研究模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白皮书中显示,2024年,新疆与全球21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经贸往来,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1589.6亿元增至2024年的4341.6亿元。
中国驻拉各斯总领事严宇清在讲话中介绍了领区内中尼双方在多个领域合作取得的新进展。她表示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合作机遇和发展红利。
如今,这里很多年轻人正将马铃薯相关产品卖得更远,张殿武儿子张振就是其中之一。数年前,大学毕业后的张振去了外地工作,后在父亲劝说下回到农村创业。“父亲希望把这份手艺传承下去,我就回来了。”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我们党历来重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延安时期,我们党就通过鼓励文学创作、组织大合唱、排演秧歌剧等方式,深入浅出地传播先进理念和进步思想,促进青年思想觉醒;通过开办夜校和培训班、进行座谈讨论、开展生产竞赛、组织社会调查等活动,让青年在身体力行中悟真知、在体验锻炼中增信念。
“漏粉”,是当地人对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马铃薯粉条的简称,也是张殿武从小在父亲口传心授间,早已掌握的技艺。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张记纯手工粉条制作技艺”传承人,58岁的他至今依然坚持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