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立案后,办案人员核实该码头2004年一直作为某公司生产用砂石料的装卸,未对外经营。“2021年以来,区域航道多次改动导致码头面积变动,河道占用面积无法确定,因此一直没有按时缴纳。”检察官查明某公司存在未依法缴纳2017年至2023年河道堤防占用补偿费和2021年至2024年航道补偿费。
7月29日,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和国际事务教授哈罗德·詹姆斯(Harold James)在世界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刊文认为,美联储在政治敌对和财政失灵的背景下进行昂贵的翻新工程,是“帕金森办公大楼法则”(Parkinson's Law of Office Buildings)的最新例证。
破解发展悖论。西方传统城市化模式要么陷入盲目追求“增长至上”的误区,忽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问题;要么陷入“福利民粹主义”的泥潭,过度依赖福利政策,导致城市发展缺乏可持续动力。现代化人民城市则打破了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能够为发展中国家有效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宝贵的实践借鉴。
其二,破壁融合,以并购重组激活产业协同势能。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需要打破技术创新方与产业应用方之间的壁垒,实现数据、技术、场景的深度耦合,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机制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高效途径。
可以看到,这里所谓良知,是“大良知”。良知本无大小之分,所谓大良知,是为了与仅指天赋的道德意识的良知相区别,指包括理智、情感、意志、直觉等方面的精神活动的总体。王阳明重视实践,强调“人须在事上磨”,“磨”的过程,就是精神本体的挖掘、调动过程,就是各种心理要素的整合过程。这是王阳明建功立业的基础,是他“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的依据。
人文经济学不仅要将人文和经济同步纳入研究对象,更要着力考察两者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范式和双向转化的机制。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虽然都是综合国力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在人文经济形态中表现为“双强”,但是,如果双方处在彼此孤立状态,没有形成内在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关系,那么这也不是有机的人文经济形态,也不会发生本质关联的规律性效应。因此,理解人文与经济的彼此关联和互动方式,我们既要坚持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对于人文的基础性决定作用和人文对于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的基本原理,又要创新深化理解两者关系,将之放置在矛盾双方既相互区别,又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并相互转化的关系中加以考察。因此,我们判定和识别一个城市和地方是否存在着人文经济形态和是否存在规律性效应,不仅要看双方是否呈现“双强”的共同繁荣状态,还要更深入地考察双方是否发生内在的交融互动关系,创造了何种有效互动方式。为此,人文经济学要着力打破将“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看作两个彼此分离、独立在场的固化要素这一传统观念藩篱,在两者如何发生交融互动、融合发展新关系新范式新样态上加以重点考察。在这一考察中,“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双向转化机制就成为人文经济学内在规律重点关注和表达的对象。因此,不断优化、充满活力、全面发展的人文经济形态,肯定内在地包含着双向转化的机制。这一机制就是人文经济形态的规律性效应机制。只有通过这一机制,文化软实力才能成为经济硬支撑。
上半年充换电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近70%、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接连公布上半年投资情况。专家分析,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工具,加快推进“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