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中国”的成功实践,为讲好中国故事、发现并传播新时代之美助力添彩,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对新阶层群体以及新阶层统战工作的一个观察视角。
四是集中组织培训见习。实施百万青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围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精心设计培训项目,组织新业态、新职业等专项培训。深化百万见习岗位募集计划,重点面向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发一批高质量的见习岗位。推广求职能力实训营,提供简历撰写、企业参观、跟岗锻炼等活动,增强毕业生的求职能力。
在实践中,这一体系有效打破了村集体资源“分散难用、流转难管”的现实瓶颈,加快了农村资源从“沉睡资产”向“市场资源”、再向“发展资本”的转化进程。例如,蓝田县东代寨村通过平台挂牌出租50亩长期闲置的“四荒地”,采用公开竞价方式实现顺利流转,为村集体带来可持续性增收27万元;灞桥区务西村则将“农历古会”活动服务采购项目上线平台,采用“返乡比价”方式组织竞标,最终以10.25万元成交,相比预算节省开支1.75万元,节省率达14.6%,实现“优服务、控成本”的双重目标。
为实现交易服务全域覆盖、精准落地,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构建起“市—区县(开发区)—街镇—村”四级服务体系,通过设立9家子公司、1家分公司和一批服务窗口,将平台功能延伸至基层一线,打通了要素流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平台以“集中培训+实操教学+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高频次、多层级培训活动,涵盖市级政策宣讲、区县专项辅导、街镇级操作演练、村组级“一对一”教学等多种形式,帮助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管理人员熟悉交易规则、掌握操作流程、增强参与能力。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开展培训170场,覆盖15个区县、170个街镇、2416个行政村,培训参与人数达5100余人。同时,平台依托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社区宣传栏等多元渠道,广泛宣传“应进必进、阳光交易”政策,提升政策知晓率和平台使用率,营造了“人人懂规则、村村能进场”的良好氛围。
可以说,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平台,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在运行过程中不断释放“资源盘活—收益提升—机制重塑”的叠加效应,持续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造血”和“内生增长”能力。
那拉提乐队成立于2018年底。彼时,为丰富景区业态、提升知名度,景区计划组建乐队。得知消息后,万海涛从成都回到家乡新源县,与4名本地成员组成乐队。此后陆续有其他乐手加入,乐队不断壮大。
依托高能级平台拓展发展版图,在南沙东涌镇隆重举行的第五届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以“芯质生产 耕海牧渔”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全国水产种业及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的最新成果。该大会吸引了近3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覆盖全产业链条。大会期间,水产种苗签约交易量高达近200亿尾(粒),交易总额超过7亿元,充分彰显了南沙作为产业聚集和交易枢纽的强大吸引力。
第二,议程设置失灵。新任领导刚上任,却没有提出让民众有感的重大改革行动,欠缺议程设置能力,迄未展现其领导能力,无法主导政治议程,反而任由蓝白“在野”党主导议题引领风潮。